“再多阴谋诡计,最终还是要靠刀枪剑戟厮杀!”
司马懿看了曹真一眼,并未与之争辩,只是微微摇头:“曹将军,不可意气用事。”
“此次蜀军展现出的实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切不可掉以轻心。”
用兵者,轻敌是大忌。
这时,尚书令陈群站出来说道:“陛下,司马大人所言极是,此时贸然出兵,正中诸葛亮下怀。”
“我军应先稳固防线,再寻破敌之机。”
曹真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转身对着陈群怒目而视:
“陈群,你平日里足智多谋,如今怎么也这般畏首畏尾?”
“此时若不趁敌军立足未稳时反击,更待何时?难道要等蜀军养精蓄锐,再次进犯吗?”
陈群却不慌不忙,拱手回应:“曹大将军,并非在下怯懦,蜀军此次展现出的实力超乎想象,他们的兵器和战术都和以往不同,我等必须谨慎行事!”
“若此时盲目进攻,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司徒王朗也颤颤巍巍地开口:“陛下,老臣赞同陈尚书所言,此刻应以稳为主!”
接着,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先调集周边郡县的兵力,充实边防,坚强关隘防守,与蜀军对峙,再伺机而动。”
“切不可因一时的冲动而误了大事!”最后这句话,显然是对曹真所说。
而曹真听到王朗的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王朗,你身为三公之一,竟也如此胆小怕事!”
“想我大魏铁骑,纵横天下,何时怕过敌军?”
“如今却要龟缩防守,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王朗脸色涨红,正欲反驳,却被侍中辛毗拦住。
辛毗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曹大将军的勇猛毋庸置疑,但此时确实不宜贸然出兵。我们可先派细作深入蜀地,打探敌军虚实,再根据情况制定战略。”
“这样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又能做到知己知彼。”
曹真还想争辩,却被曹叡抬手制止。
曹叡揉了揉太阳穴,只觉得脑袋一阵胀痛,心中满是疲惫与无奈。
他看着朝堂上依旧议论纷纷的大臣们,思绪渐渐飘远。
曹叡深知,诸葛亮此人,智谋超群,自出山以来,辅佐刘备三分天下,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听闻蜀军竟有如此神秘且强大的军队,他心中对诸葛亮的忌惮愈发深重。
此次张郃的大败,让曹叡清楚地认识到,蜀汉已非昔日可比。
若贸然出兵,再次遭遇失败,国内民心是否会动摇?周边的吴国是否会趁机发难?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曹叡终于下定决心。
他缓缓开口,声音虽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爱卿,此次蜀军展现出的实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朕同意先稳妥行事,加强边境防御,整肃军备。”
“同时,派遣得力细作深入蜀地,打探蜀军虚实。待时机成熟,再与蜀军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