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迟。
街亭大军被围困在山,晚一刻,便会有无数将士白白丧命。
深夜击鼓点兵,马谡手持兵符,立刻召集汉中五万守军,前往街亭。
诸葛亮乔装一番,也随之同去。
无他原因,诸葛亮眼下心心念念的,便是自己培养的六万亲兵,若他们亡了,那北伐大计将会胎死腹中。
他内心思绪驳杂,看着浩浩荡荡的五万大军,眼中满是忧虑与痛心。
街亭乃北伐要地,若有闪失,全盘皆输。
但愿这次深夜发兵,能够挽回局面。
五万大军疾行,深夜奔赴,待大军行至街亭附近,已接近清晨。
远远望去。
那街亭山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喊杀声隐隐传来。
山上的蜀军被困在火海之中,四处奔逃,形势岌岌可危。
马谡望着眼前惨状,心中懊悔不已。
如果不是自己一意孤行,怎会让六万大军置入这般境地?
眼下经过一夜火战,他的那些亲兵,恐怕死伤惨重!
看到这一幕,诸葛亮痛心疾首,语气苦涩,暗自说道:“本以为精心布局,可街亭却陷入如此绝境。”
“北伐大业,前路茫茫啊……”
自从先帝殡天,诸葛亮无一日不思忖北伐之事。
可眼下准备多年,却因为马谡的一次自负,一切都将付诸东流。
“丞相,我等可否加速前进,冲破曹军包围,解救我军兄弟!”
马谡往诸葛亮的方向靠近,小声说道。
此时,诸葛亮已经被眼前一幕气得快说不出话来,看着那街亭山下漫山遍野的曹军,摇了摇头。
那曹军十万大军的营帐密密麻麻,望不到边际。
“不可贸然行动,曹魏那十万大军戒备森严,营帐布置井然有序,显然是做足了充分准备!”
“此时强攻,正中他们下怀,我们非但救不出被困的将士,甚至还可能折损更多兵力。”
马谡心急如焚,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可再这样拖延下去,街亭山上的兄弟们怕是撑不住了!”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
诸葛亮眼神一凛,看向马谡,语气严肃:“急躁无用!”
“用兵之道,讲究知己知彼,审时度势。”
“此刻,我们对曹军的兵力部署、防御策略尚未完全摸清,若贸然进攻,只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哪怕情况危急,诸葛亮的头脑依旧清晰。
马谡低头,面露不甘:“丞相,我明白您的意思,只是心中实在不忍。”
“将士们在山上受苦,我却……”
这还并非最要紧的,关键在于,山上那些将士们的现状,是因为他的自负。
若不是他,那六万亲兵,怎会沦落到这般地步?
诸葛亮摇了摇头,长叹一声:
“我又何尝忍心?但作为一军统帅,不能只凭意气用事。”
“为将者,要为全军将士的性命负责,为汉室天下负责!”
一时间,二人沉默片刻。
不知是幻听还是其他,总觉得耳旁时不时传来那些将士的惨叫声。
令人心难安!
远处局势焦灼,望着曹魏那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诸葛亮同样心中纠结万分。
若下令进攻,蜀军兵力悬殊,无异于以卵击石。
若继续按兵不动,街亭山上的蜀军危在旦夕,恐撑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