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禁?魏将军何出此言?”
杨仪淡然一笑,反问道。
他不过是让文武百官尽数留在蜀都,何谈监视?
“自我等为丞相送葬之后,你杨仪便把控朝政,文武百官无一不在你的监视下,事到如今,你却不敢认此事?”
魏延嘲弄般冷笑一声,讥讽道。
朝堂之上,一些不与杨仪一势的官员,是敢怒不敢言。
但魏延不同,他手握重兵,自诩拥有和杨仪平分秋色的底气。
杨仪笑而不语,只是静静看着魏延。
“眼下国难当头,你若真是为了蜀汉安稳,就应该放我等出城,返回汉中,抵抗曹魏!”
这番话,魏延说得很有底气。
在他看来,自己暗中将汉中兵马调回,此事只有他与亲信知晓,不论是杨仪还是陛下,都对此事截然不知。
若杨仪能放自己出城,他便可发兵勤王,在蜀都彻底安定之后,再折返汉中。
虽说现在边境告急,但以魏延来看,攘外必先安内!
若是朝堂之上,还有杨仪这个佞臣在挑拨离间,那就算自己在前线建功,也难抵杨仪的几句奸言!
在镇守汉中之前,他要把朝堂上的一切阻碍都扫清!
“不必!”
杨仪表情平静,悠然说道:
“曹魏发难,魏将军不必担忧,我自有对策。”
“朝众诸位,静候佳音即可,捷报自会传来。”
杨仪当然知道魏延的目的。
他从汉中调回来的亲卫大军,如今就埋伏在蜀都外几公里处。
只要魏延出了城,第一时间就会找上自己的汉中大军。
届时,魏延是第一时间回防汉中,还是第一时间包围都城,就不用多想了吧?
汉中之危可解,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可若是让魏延出了城,那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而杨仪的话出口,朝堂上的诸多大臣显然一愣。
魏延眸光闪烁,神色带着几分惊疑:“你又有何对策?那曹魏大军已经迫近汉中,光靠嘴皮子可赶不走曹军!”
“汉中乃是我蜀汉北方要地,若是被曹魏大军攻占,你可知我蜀汉会陷入多大劣势吗?”
说到最后,魏延甚至质问起杨仪。
一个只会在书案前纸上谈兵的文官,怎么可能知晓,汉中失陷之后,他蜀汉会有怎样的下场!
“我当然知晓。”
杨仪扫了魏延一眼,冷笑一声。
“正因如此,我才要让尔等在朝堂上静候!”
“汉中之存,关乎我蜀汉门户壁垒,在这危急存亡之际,正需各方稳定,我要杜绝一切不确定的因素,还望尔等体谅。”
这话一出,那些以魏延为首的武将们,顿时目瞪口呆地看着杨仪。
不确定的因素?
有些武将的脸庞,已经憋成了猪肝色,咬牙切齿。
杨仪可以说他们能力不行,但绝对不能怀疑他们对蜀汉的忠诚!
莫非,他们带兵镇守汉中,还能有何意外不成?
就在魏延身旁的武将想要张口找回场子时,却被魏延抬手阻止。
且看他上前两步,开口道:
“杨仪,朝堂无戏言,此事非同小可,牵扯极多,你确定要听你的主意?”
虽然情况危急,但魏延也想到,这说不定是自己扳倒杨仪的一次机会!
自然要紧紧抓住。
“不错,尔等只需在朝堂静候,那汉中的胜利捷报不日后便会传来。”杨仪随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