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谢过陛下后,灵堂之内顿时鸦雀无声。
在场诸臣,凡是之前与杨仪素有交情的,无不投以钦佩的目光。
杨仪之所以能在蜀汉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实乃其早有预见,暗藏后手!
算无遗策,近乎天人!
反观蒋琬、魏延等人,则面露不屑之色,都觉得这不过杨仪侥幸罢了。
这能算是什么功劳?
莫非数年之前,他杨仪就算计到,曹魏会因经济贸易,而向蜀汉发难?
“诸位卿家且听朕言,杨长史在丞相故去之后,解我朝堂倒悬之危,实乃群臣之楷模!”
“我蜀汉此番得以侥幸脱险,皆因杨卿暗中筹谋!”
刘禅心中,对杨仪的信任愈发诚挚,更是觉得杨仪就是相父之后,上天派来辅佐蜀汉的不二人选!
闻听此言,诸多与杨仪不和的大臣,都冷笑以对,未将其放在心上。
刘禅嘉奖杨仪之后,舒展之眉又复紧锁,忧心忡忡地扫视群臣,随即又道:
“众卿家,如今曹魏虽已妥协撤去禁令,但是在国书中,这曹丕言表示,要这细盐提炼之法,诸位爱卿以为,应当如何应对?”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一片沉寂。
蒋琬眉头紧蹙,低头沉思,手指不自觉地轻扣衣角,心中权衡利弊,思绪纷飞。
费祎目光微眯,透露出深沉之思索,脑海中不断构思应对之策。
魏延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之兴奋,其本就对杨仪得势心怀不满,以为此乃打压杨仪之良机。
魏延迫不及待,跨前一步,神色看似诚恳,实则暗藏机锋:
“陛下,当下局势微妙,边境两军对峙难以缓和,曹魏势大,我朝难以与之抗衡。”
“臣以为,献出细盐提炼之法,可彰显我蜀汉之诚意,化干戈为玉帛,保两国长久和平,于朝堂稳定大有裨益!”
献出细盐提炼之法?
闻此言论,杨仪不禁冷笑连连,心中无语至极!
眼下曹魏之所以解除封锁,都是因这细盐提炼之法。
魏延平时在朝中属于激进派,怎么可能还会觉得曹魏势大,这明摆着就是给自己挖坑。
杨仪目光如炬,直视魏延,言辞犀利:
“都督,汝此言大谬不然!”
杨仪嗓门随即拔高。
“细盐提炼之法,乃我蜀汉制衡曹魏之关键,若轻易献出,犹如壮士断腕自毁长城。”
“试问,都督若觉双手有用,岂会轻易剁之?交出细盐提炼之法,便是自废武功!”
“你!”
魏延怒目而视。
“都督久居军中,不通国政,休要在此饶舌,误导陛下!”
魏延闻言,脸色骤变,青一阵红一阵,恼羞成怒却又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