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朱标问到如何培养武将,如何安置劳苦功高的武勋。
朱厚熜一拍脑门,暗道“我怎么没想到,科举制度不仅针对文官,还有为武将设立的武举啊!缺了武举改革,任务能完成才怪!”
这一刻朱厚熜明白了自己的任务进度为什么会卡在70%那么长时间都没有动静了。
朱元璋疑惑地问道:“厚熜,你这是?”
朱厚熜略带尴尬地说道:“没什么,只是经过懿文太子这一提醒,我突然想起之前说科举制度的时候,竟然把武将给漏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无妨,说说你的看法便是。”
朱厚熜没有立即回复,而是踱着步子思索着该如何去改进武将的培养制度。朱元璋父子没有催促,只是一边喝着茶,一边等待。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理清思路的朱厚熜说道:“太祖爷,我是这么想的,如今我大明的武将基本都是开国武勋,今后我大明的武将绝大部分也会是勋贵之后。
这样的好处就是他们从小就能够接长辈的教导,有机会接触到寻常百姓接触不到的兵书,而且有长辈言传身教,成才的机会更高。”
朱元璋点头说道:“不错,兵书就是武将们赖以传承的基础,比那些四书五经还要珍贵得多,有的时候甚至连旁系子孙都学不到核心的兵法。”
朱厚熜语气平缓地说道:“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这种家族式的传承方法最大的弊端无法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量的武将。
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或者出现大规模的武将阵亡,武勋传承会直接出现断代。甚至武将被打断‘脊梁’,自此一蹶不振,被文官全面压制的情况。
即使没有出现断代,随着时间推移武勋之间互相联姻,就会出现你是我的亲家,我是他的远房亲戚的情况。
届时形成一个固化利益集体的武勋还能有多少真本事可想而知。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多事情坏就坏在这里!”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你说得不错。”
朱标则是问道:“既然嘉靖帝你清楚勋贵武将传承的弊病,不知可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朱厚熜挽了挽袖口说道:“我的建议就是设立军校,同时培养辅导员!”
朱元璋看向朱厚熜,感兴趣地说道:“详细说说!”
朱厚熜轻咳一声说道:“前唐李太白有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才能都不尽相同。
有的人擅长做文章,有的人擅长算学,这其中自然有人对军旅之事更有天赋。”
“因此朝廷可以适当降低对诗词歌赋方面的要求,通过武举的方式来选拔军伍方面人才,然后由将这些人才统一收拢到军校,进行培养。
而军校的祭酒则由皇帝担任,并请魏国公、永昌侯这样的武勋来授课。如此一来所有从军校走出来的将士都将是天子门生,无形中与皇帝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听到这里,朱元璋反问道:“等等,厚熜,你说请武勋在军校授课?”
“不错,因为洪武朝的武勋是我大明开国武将,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是可以说是我大明朝最深刻的那群人。”
“咱有两个问题。”
“太祖爷请说!”
“第一,你也知道这些武勋对于带兵打仗的经验和兵书有多宝贝,让他们来军校授课只怕不现实。
第二,皇帝要处理整个国家的事务,他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花费在军校上的。甚至后世会出现完全不懂得带兵打仗的皇帝,如此一来军校岂不是成为了为武勋培养嫡系的地方了吗?”
听到朱元璋的疑问,朱厚熜笑了笑说道:“太祖爷,咱们先说第一个问题,洪武一朝懂兵法会带兵的不只有武勋,像秦王殿下、晋王殿下打仗都是一把好手,而且您本人也能带兵打仗。
所以由皇室先开头授课不仅可以收拢这些军校学生之心,也可做出表率。这个时候再请魏国公、永昌侯他们来军校授课,他们肯定会‘心甘情愿’地授课。
就算他们敝扫自珍不愿意交一些核心的兵法军略,但培养一些基础的军官是完全足够了。”
听到朱厚熜的话,朱标点了点头说道:“嘉靖帝说得不错,有了皇室带头,这些武勋就算是给父皇面子也得掏出点东西来。在孤看来,徐达大将军很可能会第一个支持父皇设立军校。”
朱元璋思索了片刻后说道:“不错,以天德的性格,就算不是第一个支持设立军校,也不会出言反对!”
见朱元璋父子认可自己说法,朱厚熜继续说道:“关于皇帝不懂军略,无法长时间待在军校里会导致军校学子成为勋贵嫡系的问题,我有两个方法去解决。”
朱标看了一眼朱元璋后说道:“愿闻其详!”
朱厚熜“第一,皇帝培养太子不仅要让太子懂政务,更要懂兵略,即使不会带兵打仗也要做到不瞎指挥。
因此太子在小时候可以隐秘身份去军校学习,登基之后不时去军校做些演讲,鼓励鼓励军校学子,让他们知道‘我不仅是大明皇帝,还是你们的同门,咱们是自己人’。
这样一来,将来大明军队的各层级军官不是皇帝的‘同门’就是‘天子门生’,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能把兵权牢牢地抓在手里。”
“第二就是我要说的辅导员了,这些辅导员,这里说的辅导员不仅是在军校中设立,更要在大明军队中普遍地设立辅导员这一职务。”
听朱厚熜说要在大明军队里设立一个新职务,有些不明所以地问道:“厚熜,你说的这个辅导员是什么意思?”
朱厚熜自信一笑说道:“辅导员不管军事上的事情,只管士兵的生活问题和思想问题。
比如军营里的饭菜能不能吃得惯?军饷有没有按时发放、是否被克扣?有没有被将领欺负等等?
并且以话本的形式,跟士兵讲述岳武穆、文丞相(文天祥)这些忠臣的故事,向士兵灌输忠君思想。”
此言出,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顿时惊愕地看着朱厚熜,好半天朱元璋才回过神来,满脸惊喜说道:“好好好……好一个辅导员,厚熜啊,你真是个天才!”
这时朱标却突然开口问道:“嘉靖帝,你这是打算改革大明军户卫所制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