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里,朱厚熜不断施展法术为大同关内的百姓、士兵以及战前接收的被鞑靼驱赶来的百姓进行治疗。
朱厚熜的举动不仅救治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士兵,也让他多了一批忠实的支持者。
这几天里,宣武卫与鞑靼大军交战的战报也已经传回了京师。
京师,文华殿
永乐年间,成祖皇帝朱棣数次征讨漠北,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就在文华殿监国理政。
之后天顺、成化两朝皇太子登基前也曾在文华殿监国观政。
如今皇帝御驾亲征,身为太子的朱载壡自然也是在文华殿监国理政。
这天,朱载壡正在处理各地奏报,尤其是新成立的市舶司、督税司,各种事情千头万绪。
尤其是朱厚熜将市舶司、督税司提高到与六部平齐、并归属于皇帝亲自管理,不受内阁管辖之后,两个新设立衙门的事情就全落在了朱载壡这位大明储君身上。
黄锦迈着小碎步抱着一小摞奏疏走到朱载壡面前,然后抽出几份特别标注的奏疏递给朱载壡说道:“殿下,这是市舶司和督税司最新的奏报,请您过目!”
闻言,朱载壡接过奏报仔细看了起来,片刻后朱载壡皱着眉头地问道:“黄公公,孤昨日见到浙江那边递上来的奏疏说,有大海盗王直劫掠大明海商,大大影响了朝廷的海贸,请朝廷派兵围剿。
可这市舶司的奏疏里却说东南海贸越发兴旺,并奏报了市舶司重开半年以来的详细账目。同一件事,两份奏疏却说法不同,黄公公何以教我?”
黄锦语气恭敬地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那王直确实是东南一带最大的海盗,被称为‘五峰船主’。
其人把控着倭国各地要害,等于说整个倭国的海贸走私绝大部分都是他在做。
但在嘉靖二十二年王直便曾向朝廷请封,皇爷碍于朝廷中闽浙两地出身的官员阻拦,未能将其诏安。
但皇爷曾派出内卫私下与王直合作,赚了不少银子,这些钱有一部分是用来贴补九边重镇以及朱纨将军的军队。
直到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去年,皇爷修道有成,才正式下旨封王直为‘浙江沿海总兵’。”黄锦没说的是皇帝赚的银子里有将近六成花在了锦衣卫和内卫身上。
朱载壡皱着眉头问道:“黄公公,以你所言这王直如今已经被朝廷招安了?那为何浙江那边还会上奏疏说王直劫掠我大明海商?”
黄锦笑着回答道:“殿下,王直受了朝廷的诏安之后,都是按照规矩办事。
皇爷有令所有在市舶司登记并领取了出海文书的海商,都会受到我大明水师的保护,那王直是懂分寸的,绝不会动他们。
但若是没有在市舶司登记货物领取出海文书的海商嘛,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听黄锦这么说朱载壡心中顿时了然,那出海文书不仅是凭证,更是护身符。
而自家父皇给王直的册封只怕也没有通过内阁,王直的官职也只有内廷有记载。
黄锦笑着补充道:“皇爷给王直封了个‘东南沿海总兵’的官职,其实就是想让王直来查抄东南走私,查抄到的财货三七分成!”
朱载壡疑惑地问道:“父皇竟能同意这王直劫掠百姓?”
黄锦却说:“殿下此言差矣,查抄走私的事怎么能叫劫掠百姓呢?”
朱载壡心中颇为矛盾地问道:“父皇就不怕那王直不受掌控,劫掠合法出海的海商?”
黄锦摇了摇头说道:“殿下可曾听过前宋时期的一句话叫做‘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王直本是徽州人,他不可能在船上待一辈子,总是要落叶归根的。
如此一来只要遵守规矩,将来下了船还能混个都督同知的官职,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可若是伤了领取过朝廷出海文书的海商,不仅这官职得泡汤,王直也会面临内卫和锦衣卫的追杀,王直算得清这笔账!”
朱载壡有些嘲讽地问道:“这些日子,孤翻看了不少内帑和九边军饷的账本,若孤没有算错,父皇通过王直赚的银子恐怕不下于二千万两?”
黄锦轻笑着说道:“殿下,内廷这边收上来的是两千一百七十五万八千三百两!”
朱载壡张了张嘴,片刻后说道:“孤终于明白,父皇为何会如此痛恨刘立刚,甚至对其破口大骂!”
黄锦微微一笑道:“殿下明白皇爷苦心就好!”
这是,小李子踩着小碎步走了进来说道:“殿下,丁大人求见,严阁老、徐阁老等人也来了!!”
朱载壡抬头看了一眼小李子说道:“请他们进来!”
随后丁汝夔率先走了过来,严嵩、徐阶及被朱厚熜临时提拔观政的翰林院编修高拱、张居正一同来到文华殿内。
严徐高张四人向朱载壡行礼道:“臣丁汝夔(臣严嵩、徐阶、丁汝夔、高拱、张居正)参见殿下!”
朱载壡说道:“诸位不必多礼,丁部堂,你来见孤,有何要事?”
兵部尚书丁汝夔开口道:“殿下,兵部收到前方奏报,特来呈报殿下!”严徐四人顿时好奇地竖起耳朵。
闻言,朱载壡心中一动,快步走到丁汝夔身前地说道:“快,呈上来!”
丁汝夔从袖中拿出奏报,朱载壡接过后一边看一边轻声地念了出来。
“嘉靖二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帝领宣武卫一千二百九十六人、内卫一百一十三人于古北口正面击溃破鞑靼骑兵,斩首五千一百三十三级,筑为京观,宣武卫伤亡人数……零?”
“两日后,帝再次率宣武卫正面对阵鞑靼骑兵,首战击溃鞑靼一万名精锐骑兵,斩敌七千,之后未经休整再破四万鞑靼怯薛军,斩敌一万二……宣武卫伤一百七十九人……俘虏……活捉俺答汗!”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看完战报的朱载壡将战报递给严嵩等人后,抬起头对丁汝夔问道:“丁部堂,你确定这份战报内容没有问题?”
严嵩看完战报之后久久不语,徐阶双目中异色一闪而过,随后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丁汝夔则是面带苦涩回答道:“殿下,这份战报臣看了之后也是难以置信。所以特意派人跟古北口马千户、大同周老将军反复确认了战报中的内容。兵部核对了三次之后,臣才敢拿着这份战报呈于殿下。”
朱载壡兴奋地说道:“不死一人,斩鞑靼骑兵两万二,俘虏六万七千人……哈哈哈哈哈,今后鞑靼不足为虑矣!”
张居正更是激动地说道:“太好了,俺答这个心腹大患自此终矣!”
朱载壡这时见丁汝夔面色凝重,于是疑惑地问道:“丁部堂为何面色如此严肃?”
“殿下看了这份奏报就明白了!”说话间丁汝夔掏出一封奏报递给朱载壡。
高拱和张居正此时也好奇将目光投向丁汝夔拿出的第二份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