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
朱元璋坐奉天殿中看着零零散散离去的朝廷大臣,微微叹了口气。
朱标站在旁边一时间不知如何给自家老爹排忧解难。
“不知太祖爷因何叹气?”
朱厚熜的声音将朱元璋的思绪拉回现实,听朱元璋那浑厚刚毅的声音响起:“厚熜,你来的正是时候,咱有个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朱厚熜有些好奇地问道:“不知何事让太祖爷如此烦恼?”
朱元璋说道:“厚熜,你是我大明后世之君,应该知道洪武二年科举选的那些士子,一个个除了高谈阔论,一点实事也办不了,一气之下咱就把科举给停了。”
“虽然咱通过征辟、举荐的方式选官,但朝廷如今官员人手还是不足。因此咱想着重开科举,为朝廷遴选官员,咱想听听你的看法!”
闻言朱厚熜直接沉默了,心中暗道莫说经历了元末乱世、新朝建立本就缺乏官员储备,就按老朱这杀官如杀鸡的反腐手段,有多少官都不够他杀的。
只是如今朱元璋问了自己这个问题,显然不是想听自己吐槽的。
思索了片刻后,朱厚熜说道:“太祖爷,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科举制度可以说是数千年来相对来说最公平的取士之法。”
听朱厚熜这么说,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说道:“哦,为什么这么说?”
朱厚熜一字一句地说道:“周朝时期选官取士主要采用的是‘世卿世禄制’,也就是依照血缘亲疏来确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在这种制度下,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贵族垄断了教育文化与学术,称之为“学在官府”。”
“所有文化、知识以及上升渠道都被贵族垄断,平民百姓连识字都不被允许。
直到孔夫子有教无类,才为平民百姓在这个血统森严的制度下打开了一道上升的缝隙。这也是孔夫子最令人钦佩的地方。”
朱厚熜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再往后,自秦孝公嬴渠梁时期商鞅实行变法,大秦开启了‘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奖励耕战以军功取士。”
“自此军功制度打破了血统取士的禁锢,只要有军功就能成为人上人,因此秦国百姓闻战则喜。
但这种制度也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征战,那些不善征战的人才因此被埋没。
再者军功爵制度下,当官的多为武将,他们对政务并不精通。”
“再后来,察举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汉世宗孝武皇帝时期出现的‘举孝廉制度’。”
“孝武皇帝在位之时人才井喷,后世有种说法‘当世大才,只是得到汉武帝接见的最基础条件’。”
闻言,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秦皇汉武不过暴君独夫罢了!”
朱厚熜瞄了朱元璋一眼心道:你的风评也好不到哪去,连画像都被满清黑成了鞋拔子脸。
表面上朱厚熜不置可否地说道:“秦朝律法严苛,而汉承秦制,加上汉武帝要北伐匈奴,军事开销巨大,称一句暴君独夫也说得过去。
除此之外,更令人诟病的是这两位都没能培养出一个符合他们心意的太子,这一点太祖爷就比他俩强得多了。”
听到朱厚熜夸自己在太子一事上的做法,朱元璋心里颇为满意。
小小的拍了老朱一个马屁之后,朱厚熜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军功爵制度和举孝廉制度在初期确实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但也都有巨大的弊端。
比如军功爵制度在大秦一统六国无仗可打的情况下,间接的堵死了下层上升的渠道,也导致了秦朝的崩溃。
若是秦皇能够多活二十年,用新的制度去代替军功爵制度,或许秦朝不会二世而亡。
而举孝廉制度发展到后来的九品中正制,更是造成了世家门阀对仕途的垄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魏晋南北朝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朱厚熜冷笑了一声说道:“到了隋朝,隋帝杨广通过各种方法打压世家门阀。科举就是其中一种手段,当然打压世家门阀也是有代价的。
大隋也因此二世而亡,隋炀帝自己落得一个‘炀’的谥号”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朱厚熜冷冷地说道
就在朱元璋皱着眉头思索着朱厚熜说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之时。
朱厚熜用冷漠的语气说道:“直到唐朝时期,科举制才被正式确立并逐渐成为取士的主要手段。
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过‘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到了武则天时期更是开创了武举制度,进一步拓宽了平民百姓的上升渠道。”
“但是有唐一朝,无论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还是唐玄宗都在与世家门阀争夺权利。
直到唐朝末期黄巢、朱温二人将士族门阀屠戮一空,才基本终结了世家门阀的统治。”
不知是想到了什么,朱厚熜呢喃道:“黄巢向那些不肯接纳他的士族证明了,有时候杀进长安比考进长安更容易。
一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之下,埋藏了多少门阀士族的累累白骨。”
“再往后,原本经历了乱世、尤其是在世家门阀尽没的情况下,后面的朝代可以在一张白纸之上任意涂抹。重新建立更合适的取士途径。
结果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得国不正顾虑重重。
之后赵光义为避免他人有样学样,只能重文轻武,并且为了收买读书人无节制地恩荫官吏,导致冗官冗员。”
“殊不知文武并行才是正道,无文则国朝不治,无武则国弱民懦。终南北两宋都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国虽富却让朕看不起他!”
朱元璋也是认可地点头道:“宋室软弱,不仅频频向胡虏和亲岁供,更有‘靖康之耻’皇帝皇后被金人拉着行‘牵羊礼’,宗室公主沦为金人军妓,真真令人不齿!”
说道这里朱厚熜总结道:“因此,不论汉朝的举孝廉还是宋朝的恩荫、洪武朝的征辟都容易被人操控,最终形成门阀,所以我才说科举制是数千年来最公平的取士方法了!”
说到这里朱厚熜话锋一转说道:“当然,科举也有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