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不仅如此,在看守所的大半年间,这个袁连放有事没事就找我的茬,来打我,并多次要求我在法庭上承认杀人的事实。”
“最后,袁连放竟然直接和看守所的干警表示,他曾听见我对杀人经过的侃侃而谈。”
至于被关在另一间仓的张高平,也同样经历了类似的遭遇,甚至袁连放直接写好了一份认罪书,让他重新抄写一遍。
就这样,这些被强迫的口供以及狱友的指证材料,成为了法院宣判张氏叔侄罪行的直接证据。
江乐皱着眉头,心里在思考着,这个袁连放为什么能够在看守所待了大半年?
问:对于这样的判决结果,你当时有什么感受?
张高平答:我没有伤心,我只是感觉到气愤,非常的气愤!但我当时没有哭,我还是不认为我要坐牢。
问:可以问问你当时的希望在哪里吗?
答:有三个地方,第一个是王冬手指甲缝内的dna并不是我们两人的,第二个是认罪书是牢头狱霸逼迫我们写下来的,第三个是我们当时放下王冬后直接前往沪市,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只要他们查出来有一项真是我们做的,就算法院判我死刑,我也不会喊一句冤枉。”
所以一审判决后,叔侄两人第一时间提出了上诉,并在法庭上说出了这三点,表示自己两人是被屈打成招的。
但因为法院和检察院这边没有任何的证据能够表明两人是被冤枉的,如果一定要证明这两人是被冤枉的,那么就要推翻之前的一切,寻找新的证据。
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寻找到。
所以浙省高院最终判决,酌情考虑了一下,判处张辉死缓,判处张高平有期徒刑15年。
面对这样的终审结果,叔侄两人难以接受。
但要明白一件事情,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终审后想要再上诉,基本上难如登天。
入狱后的张氏叔侄,无时无刻都在想,如何为自己自证清白,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在监狱里面的他们压根就没有办法,只能一封接一封的上诉信交给狱警,但全都石沉大海。
三年前,他们转来新省监狱的时候,已经坐牢七年的他们彻底认命了,再也没有其他举动。
收到信息的陈金元火速前往浙省最高院,找到了在法院这边存档的审判资料。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赫然发现张氏叔侄在浙省坐牢的七年内,寄出的数百封上诉信,不知为何,从未被登记过!
同时,在彻查聂海芳侦办的重大案件中,他还敏锐的发现了一起发生在2005年11月19日,杭市市区的另一起命案。
这起命案非常奇怪!
受害人是浙省大学的一名叫郭美晶的女大学生,她独自一人乘坐出租车外出,结果被一名叫郭海峰的出租车司机侵害,事后将其脱光衣服,尸体抛入水沟。
是不是很熟悉?
这杀人和抛尸的作案手法,都跟517专案的如出一辙!
陈金元看完案综材料后,心头一震,这名郭海峰的人,会不会就是杀害王冬的真凶呢?
张氏叔侄当时在路边放下王冬后,她就是乘坐出租车离去的,两起命案也都是发生在杭市的江区。
情况高度吻合,两案极有可能是同一个凶手!
而且两起案件的案发时间仅仅间隔半年时间,两起案件的侦办单位,都是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也就是聂海芳所任大队长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