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命运就是很奇怪,易中海和棒梗这两个四合院的主角,居然能在离四九城几千里的地方重逢!
棒梗这时的心情非常好,从小到大,他没少听他奶奶的念叨,说易中海还在大院时,她是怎么怎么的威风。
而易中海的注意力却在棒梗的头发上,看着那一头卷毛,易中海觉得自己的心跳都不争气的加快了几分!
陈年往事浮上心头,易中海想起老贾结婚的那天,贾张氏那时很年轻,并不是后来那种肥猪模样!
易中海记得,那时他们还没搬进南锣鼓巷,他和老贾也是才到娄氏钢铁厂不久。
两人很快成了要好的朋友,老贾结婚,自然是要请易中海喝喜酒的。
他记的很清楚,那年刚成立了四九城国民政府,像他这样的工人日子还过得去。
老贾那天晚上,众人喝得很尽兴,易中海嫉妒老贾比他先娶媳妇,一定要闹洞房。
那时的贾张氏大家还是叫她张翠花,闹洞房的时候,给老贾代喝了好几杯酒,很快就醉了昏睡过去。
亲朋都离开之后,就剩他易中海一直拉着老贾喝酒,最后老贾也醉了过去。
是他易中海把这老贾扶上床,当他看到睡在床上的张翠花,忽然起了别样的心思,借着酒劲,做了本不该做的事。
事毕,他的酒意也醒了一大半,于是他趁着老贾夫妻醉酒不醒,伪造了他们已经同房的痕迹,才悄悄的离开。
原本他也怀孕过贾东旭是他的种,但是贾东旭的长相`既不像老贾,也不像他,而是随了贾张氏张翠花!
后来,鬼子来了,因为他在街上来不及躲避,被鬼子兵伤了要害,郎中说虽然能用,但是不会结果。
再后来,他和老贾差不多时间搬进了南锣鼓巷95号,他也娶了李翠兰,也一直没孩子。
多少次,他多么希望贾东旭是他的儿子!不知道是否老天听见了他的心声,鬼子投降的那一年,老贾在厂里出事故走了。
虽说娄氏钢铁厂赔了张翠花一笔钱,可要是没他易中海明里暗里的帮衬,老贾家早就被人吃了绝户。
贾东旭成年后,顶岗进了轧钢厂,成了他易中海的徒弟,他也把贾东旭作为养老人,就像对儿子一般的尽心培养。
还有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贾张氏张翠花,要不是看在当年的香火情上,哪会对她诸多容忍。
现在看到棒梗那一头的卷毛,易中海认定,贾东旭应该是他的种,棒梗就是他亲孙子。
这时,棒梗又叫了声:“易爷爷”,把易中海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
易中海回过神,问棒梗:“你怎么会到这里来的,家里现在情况怎么样?”
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十多年没有四合院里的消息了,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这些年院里都发生了什么事!
棒梗刚要回答,管教民警的哨子又吹响了,休息时间结束,该上工了。
易中海忙说:“棒梗,你先上工,我会去求求管教干部,把我们调到同一间房子,再和我仔细说。”
易中海这么多年的良好表现,还是起了点作用,调一个犯人到他的监舍,只是动动嘴的事,管教干部也就帮他办了。
当天吃过晚饭后,棒梗就被调到了易中海一起,易中海还给他留了靠近自己的铺位。
躺在床上,棒梗也没对易中海隐瞒什么,一五一十的把所有的事都说给易中海听。
听了棒梗的诉说,易中海大致了解了院里这些年发生的事,当他听到李翠兰嫁给何大清时,顿时一股怒气上涌。
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落得现在这个下场,都是姓何的一家人害的,当时那点小事,为什么要报公安?
想要回钱,直接和他说就是了,为什么要把人逼上绝路?还害他离了婚,现在他前妻竟然嫁给了何大清,这能忍?
易中海只觉得一口气差点喘不上来,有种要吐血感觉,心中大恨,这一切都拜何家所赐!
又想想自己在这个鬼地方,根本没出去的希望,想报仇都有心无力,一念至此,不由觉得很丧气。
不过又想想,棒梗可能是自己的亲孙子,嗯,不是可能,绝对是自己的亲孙子,而且还来到自己身边,又觉得有点开心。
棒梗躺在那,看不见易中海的神色变幻,只是没听见易中海说话,就问:“易爷爷,你睡了?”
易中海被棒梗打断思绪,想了想说:“棒梗,你以后就叫我爷爷,我会帮助你,争取让你早日出去。”
棒梗听易中海这么说,心里很是高兴,在这地方,有个老鸟罩着他,日子会好过许多。
更别提易中海还说要帮他争取早点出去了。棒梗算了算,要是真能减刑,自己出去以后也才二十五六岁,还有大把的好日子可以过。
他忙喊了声“爷爷”,易中海应了一声,心里很是受用,觉得老易家这下可不会成绝户了,他可是有了亲孙子。
在大西北的日子,忙碌又枯燥,每天都重复一样的劳动,比在秦家村干农活累多了。
棒梗一比较,果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秦家村和这里一对照,那里简直就是天堂。
特别对棒梗这种贪嘴的人来说,大西北劳改农场的伙食,只能说是让他们活着,不要饿死就行。
棒梗很后悔,为什么要离开秦家村,本来忍忍就过去了,还能时不时回城一趟,回家打打牙祭。
只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争取早日离开这地方。
易中海果然和他承诺的一样,对棒梗照顾有加,使得棒梗在这个地方也没被其它犯人欺负。
棒梗在看守所时,对受到的教育印象深刻,所以在这大西北更是缩着头做人,不敢招惹是非。
易中海也把他和何家的恩怨告诉了棒梗,当然,用他的话术来说,都是何家人害得他。
自从来了大西北,易中海对聋老太也有很大的怨气,认为她没有尽心的救他,否则凭聋老太和杨厂长的关系,怎么也不会判个无期徒刑。
(下一章在笼子里,改了半天了,还是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