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怀瑾在三年前接手刑狱司,接手当年,就一连破了三个陈年积案。
一是西北鄠县孙家的杀妻案,一是江南明月镇的孩童走失案,还有一个是都城三十年前刑部侍郎家的灭门案。
骤时名声大噪。
晏揽晴得知,心中就生了一个希望,若要说谁能破她家此案,非霍怀瑾莫属。
她当即上都城,想寻霍怀瑾伸冤,可每一次,她都晚一步。
这一寻,就是一年半。
最后,在周县阴差阳错的偶遇上。
……
她敛下回忆,浅浅抿唇笑了一下。
“这也算是有缘了。”
霍怀瑾不语,只是跟在乔为初身后,看她在听晏揽晴的讲述时,这里转转,那里挖挖。
“你在找什么?”
乔为初这会正蹲着撬地上的铺的青石板。
“不知道。”
大约是手有点闲。
她不好意思说,还是拍了拍手上的灰,站起身,左右看看。
“晴娘,你看这陈设,与你家之前有什么不同吗?”
虽然荒废了,但多少还是能看出点当年的影子。
晏揽晴仔细看了看,略显无奈的摇摇头。
“我不知道。”
她三岁就离家了,在及笄前,只回来过两次,每次都只住了两日,便又匆匆离开了。
儿时的记忆也早就模糊不清了。
乔为初也想到了,安抚的拍拍她的手臂。
“我们往里看看吧。”
晏揽晴低低应了一声,与两人一同继续往里走。
穿过庭院,来到后院。
晏揽晴对这相对熟悉一点,她仔细看过后说,这后院的格局没有改变。
她一一指出各个院落当时住的人,又领他们去了当时发现凶手的地方。
说是前厅的大堂,但其实是后院的一个小院子,是晏家人摆家宴小聚的地方。
一般若办宴会,就是前院的庭院中。
大堂不算大。
至少在乔为初看来,若要在这大堂里塞下晏家一百多人尸体,得费点功夫和手艺的。
是的,手艺。
就如货车装货,你要想装的又稳又齐又多,那可是件体力和脑力兼备的活路了。
好多货车司机,为了空间利用最大化,都会请人来帮忙。
她从晏揽晴的讲述中,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况。
又是夜里,堆叠整整齐齐的尸体,在昏黄烛光的照应下,显得更加渗人了。
晏揽晴当时的处理已经是最好的。若是遇到胆子小的,说不定会吓死,跟着一起去了。
那也算是一家人整整齐齐了。
不过,根据这情况,她的推测,也是寻仇。
这凶手的摆放,是凶手发泄的一种表达,亦像是一个拜帖,在告知晏家人,是谁人对他们下手的。
现在晏家死的,就剩晏揽晴一人,偏偏这人还是自小离家的,对晏家的事,几乎可以算的上是一无所知了。
这案子,确实如前人所言,没有翻案的新证据。
乔为初敛敛心神,伸手拉了霍怀瑾一下。
“这案子的卷宗,你那有吗?”
霍怀瑾点头。
“回都城时,我便让人去取了。”
各地的要案大案,在结案后,都需向刑部做一个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