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什么时候让您失望过?这次我一定会不负您的信任。这对德意志帝国是必要之举。”
“嗯既然你都这么说了。”
最终,威廉二世在汉斯长时间的说服下,同意了坦克的研发。
虽然他的表情依然充满疑惑。
不过,等到成果出来,陛下的想法一定会有所改观。
至于毛奇,倒是不用特别去说服。
坦克的研发在施里芬退休前就已经被他拍板为必须推进的计划。而刚刚成为参谋总长的毛奇,无论是军中的威望还是影响力,都远远不及已退休的施里芬,因此也无法对此置喙。
就这样,由汉斯这位坦克的构想者、以顾问身份参与的施里芬伯爵、陆军参谋总长毛奇、战争部长艾内姆,以及负责实际操作的鲁登道夫共同主导的德意志帝国坦克研发计划——“拖拉机计划”(traktor projekt)启动了。
顺带一提,这个项目的名字来源于凡尔赛条约时期,为了绕过条约对坦克研发的限制,德国军方曾以“拖拉机”的名义进行研发。
当然,其他人都对汉斯的起名能力表示不满,认为随便起一个农具名字作为计划名称实在与德意志不符。
但为了隐藏坦克研发,反而是这样毫不相关的名字更为合适。汉斯的这种无力的辩解最终得到了勉强认可。
“男爵大人,客人们到了。”
随着时钟指向三点整,参谋本部的军官禀告众人,等待已久的客人们到达了。
汉斯点头示意让他们进来。一群穿着西装的男人带着些许疑惑的表情走了进来。
这些人正是奔驰、戴姆勒、两年后更名为“man”的奥格斯堡-纽伦堡联合机械厂有限公司、奥迪的前身霍希,以及以“欧宝闪电”闻名的欧宝、汉诺马格等德国汽车公司的代表。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叫到这里,但今天,汉斯几人打算让聚集在这里的汽车公司先制造坦克的原型车,然后竞选出最优秀的成果,最后将坦克的量产任务交给优胜公司。
毕竟,有竞争才有动力,结果也会更好。
此外,汉斯个人也计划顺便向他们推荐引入生产流水线,以便大批量制造廉价汽车,从而大力发展德意志帝国的汽车工业。
反正也不可能一个个都去造坦克,补给用的运输卡车等汽车在未来军队中的需求量会非常大,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建立起能够量产的生产体系。
“各位先生们,大家好。有人可能知道我们的名字,也有人可能不熟悉,所以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汉斯·冯·乔男爵,这位是陆军参谋总长赫尔穆特·冯·毛奇,这位是战争部长卡尔·冯·艾内姆,这位是前陆军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还有这位是参谋本部机动科的中校埃里希·鲁登道夫。”
是因为这些大人物的突然出现吗?
原本只知道要讨论军工相关事务而赶来的企业家和工程师们,此刻脸上写满了僵硬和不安。
除了鲁登道夫中校,剩下的几人全是贵族,且都是部长级人物。在他们看来,这情形就像是去参加一场入职面试,却发现面试官全是公司最高层的高管。
但为了保密,汉斯他们也不能随意事先透露项目的具体内容,因此别无选择。
“各位可能会觉得奇怪,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不了解为什么会召集像你们这样的人。而且事先我们也没有做任何通知。但这个项目是德意志帝国的绝密项目,目前只有包括我们五人在内的总理阁下以及皇帝陛下知晓其全貌,因此必须严格保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在汉斯提到这个项目只有德意志帝国内的七个人,包括皇帝在内,知晓全貌时,众人忍不住窃窃私语。而此时,参谋本部的军官们开始给每个人分发了一张纸。
“这是什么?”
“如你所见,这是保密协议。只有签署这份协议的人才有资格参与本项目。当然,如果有人违反协议泄露机密,那么普鲁士秘密警察将会非常乐意为您提供一对一的深入‘问候’。所以,请那些心存侥幸的人赶紧打消念头。”
听到汉斯的警告,汽车企业的代表们脸色凝重地盯着保密协议。
不过,犹豫并没有持续多久。
很快,他们几乎没有例外地拿出笔,开始在协议上签字。
显然他们也意识到了:如果能够参与到政府和军方如此重视的项目中,无疑将是一个获得巨大利益和荣誉的绝佳机会。
当所有人都签署完协议后,汉斯收起文件,缓缓开口解释。
“相信有些人已经猜到了,本项目,也就是‘拖拉机计划’的目的,是以汽车为基础,开发一种全新的战争武器。”
“您是指装甲车之类的东西吗?”
或许是因为气氛稍微放松了一些,有人打破沉默提问。汉斯点了点头。
“差不多。不过我们计划开发的武器,比装甲车更加坚固、更加强大。我称它为‘坦克(panzer)’。”
“坦克?”
“从没听过这个词。”
在人群疑惑的低语声中,汉斯继续说道:
“当然会感到陌生。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战争武器,以前从未出现在任何战场上。接下来,我将说明坦克的基本要素。”
第一,能够轻松抵挡机枪子弹的装甲。
第二,配备摧毁敌方火力点的大炮和对抗敌军步兵的机枪等武器。
第三,能够在崎岖地形上顺畅行驶的履带系统。
“这三点便是坦克存在的意义。接下来,请各位各自设计制造出坦克原型机,而最终制造出最优秀坦克的公司,将负责坦克的量产任务。”
“哦——!”
“还有问题吗?”
随着汉斯的话音落下,四周无数只手高高举起。
举手者的眼中,满是对成功的炽热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