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国内的电影市场,北美的电影市场完善很多,有商业院线,也有专门放映文艺片的文艺院线。
一般文艺片,都会扔到文艺院线,走长线放映。
冲着奥斯卡奖项去的电影,会放映到明年奥斯卡颁奖晚会后。
如果入围并获奖,那就继续放映,并借助入围或者获奖,趁着宣传一波。
至于当初张天成的《一个人》,那是特例,有张天成提供的宣传点子,哈维当然是去商业院线上映。
听到张天成想安排电影去文艺院线上映,李美敬立马明白,张天成是冲着奥斯卡去的。
她很想拒绝。
这几年,因为张天成,华夏电影在全球名声大噪,如果让张天成再次获得一个奥斯卡重量级别的奖,那华夏电影在全球的名声,就更响了。
可她也知道,就算她拒绝,也没法阻拦张天成拿电影来北美上映。
去文艺院线上映,走长线放映的电影,宣传很小,一般是靠口碑,观众自发向朋友推荐。
宣传费很低,加上以张天成的名气,好莱坞其它影视公司都愿意与他合作。
与其让张天成和其它公司合作,那还不如让她来,至少她能掌控,怎么运作奖项。
第二天,李元成就过来拿电影胶卷。
将英语版的胶卷和海报交给李元成后,张天成每天的生活,就变得很悠闲了。
白天不是为落地米粒手机公司在外奔波,就是在家陪张烁,晚上则抽空写写剧本。
李元成那边,将《记者》的胶卷和海报带到传说公司后,李美敬立马安排电影上映。
文艺片走长线放映,那就不用考虑那么多。
直接扔去文艺院线上映,然后找媒体稍微宣传下就行。
《记者》海报是张天成自己做的,上面只有他一个人。
人物在海报正中间,还是近镜头,表情看得一清二楚。
海报上,张天成的表情很是怪异,一张脸呈现两种表情。
左边脸颊,悲天悯人,像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见到了人间炼狱。
右边脸颊,眼中充满了痛苦,像是被病魔摧残的病人。
周围全是黑色浓烟,而浓烟中,有无数人影,像是丧尸一样,围在张天成身边。
文艺电影的宣传,除了开始上映时,发行方会找媒体稍微宣传一下,其它宣传,主要是靠,贴在影院门口宣传栏上的海报。
几平米的宣传栏上,贴着几十张电影的海报,而《记者》的海报,贴在正中间。
虽然《记者》不是好莱坞电影,但如今这个档期,新上映的文艺片,都没有大牌演员出演,以张天成的名气,《记者》的海报自然是放在c位。
张天成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片,吸引了不少观众。
当年张天成拍摄的《一个人》,可是在西方闹出很大的动静。
大家对于张天成的文艺片,还是比较感兴趣。
更何况还是张天成亲自出演,张天成都好几年没演电影了,如今再次演戏,那就更让大家好奇。
文艺片在文艺院线长线上映,每部电影分到的场次,自然就少,《记者》一天是三场,不过都是在晚上,是黄金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