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出门去逛街了。
十月的西安,晚上已经有点凉意了。
我出门还好套了一件外套,对于这里的天气还是有思想准备的。
我去了附近一家的人气比较高的面店,点了肉夹馍加一碗羊杂汤喝。
上次来西安旅游的时候,已经和家人一起品尝了羊肉泡馍。而且羊肉泡馍的量太大了,一个人吃起来比较累。
这次点了肉夹馍和羊杂汤也很好吃。
我对食物上态度是比较开放的,不排斥任何东西,喜欢品尝各种美食啊。当然,我对有些事物,比如广东那边吃的特别生猛的,还是西南地区吃的虫子之类的,还是比较慎重的。
我就在手机上找了找,附近的小吃,有啥合适的就尝尝可以啊。
人生从一地到另外的一地,每一天都在奔波中前进。
我去书店逛了一圈,这次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书籍,慢慢的就回宾馆了。
一个人回到宾馆,洗澡,泡茶,看书,每次的节奏基本一样。
这次带了一本《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的书,适合慢慢的看。
第二天,正常时间起床,我就按照正常节奏,起来出去逛了一圈。
看一下西安的清晨,安静的街道,似乎更开阔些。
路上行人寥寥,路边飘来更多的羊肉的味道。
我回到宾馆洗漱了下,去吃了自助早点。
宾馆的自助早点和全国也基本类似,大同小异。
吃完了,背起了背包就去门店了。
这里离门店并不远,十来分钟吧。
到了门店,当地的业务支持部的姓苏的小姑娘,也到了,她办公地在郑州,也是每月来一次,这次我来了,她提前赶过来啊。
我按照日常的流程,进行了操作。
中午小苏,还有门店副经理小李,一起吃的午饭,路边小店吃的本地西安的菜,也没感觉特别之处。
晚上,波哥和我一起吃的饭,喝的酒。
我又正常回到酒店,也不是很晚。
第二天,一早我和小苏买火车票去宝鸡,在宝鸡还有一家门店。
当时,没有高铁,我们坐的是绿皮火车。
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这个绿皮车了。
上了火车,一股味道就涌了上来,各种混合的味道,也是绿皮火车特有的味道。
以前,坐绿皮车没感觉这个味道,以前的火车上的人还要多呢,味道没这么重。
还是最近一直的坐的的高铁,人少,没啥味道习惯了。
看着车上的那些人,也感觉和坐高铁的没啥区别啊。
这时我就想起我那个同学说的“招手火车”了。
动车和高铁的速度普遍在250公里以上,而绿皮火车的理论速度在120-160之间,实际运行平均可能还不到100公里。
在我们现代的高速经济发展中,出行不是高铁就是飞机,我们总是想着最快捷的交通方式,没有人会想着慢一点。
绿皮火车让我们有机会,回忆以前和怀旧。
在很多偏远的小城,绿皮火车依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了很多人走向大世界的任务。
绿皮车还因为票价的低廉,让大家有更加经济出行的方式。
绿皮车还承担了,运力的辅助功能,当高铁票一票难求的时候,你就会想起他来。
绿皮车,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慢下来,欣赏这个世界的美。
我们每次总是脚步匆匆,没有机会看过我们身边的一切,现在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