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每个人的一生度过的书,都在每个的心里留下痕迹。
我们看过的电影,接触过的人,自己的兴趣爱好又何尝不是呢。
人生好像下棋一样,没下过一步,当时看不出啥,不知道是妙手还是恶手,只有经过时间的长河,才能检验出来。
我喜欢下围棋,而且喜欢看足球,看斯诺克,看f1,人生和比赛那么的异曲同工。
下围棋的时候,可以长考,当然围棋有句俗语是长考出臭棋。
人生是思考之后,选择的过程,无论对错都是自己在承受结果,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无需有太多的心理负担,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就好,无论是好棋还是臭棋,自己爽了就好啊。
有时候,我在想,围棋也许更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慢慢节奏,一个上午一盘棋,喝着茶,聊着天,再复个盘,一个上午就度过了,悠闲的人生。
下棋的时候,不要被其他人打扰,下围棋就很安静,下象棋,就有无数的人围观,热闹。
中国象棋这么多年,并无太多热点和关注度,远不如围棋和国际象棋,但是很多年过去了,象棋依然是中国第一的棋类运动。
象棋的底蕴深厚,规则简单,普及度,雅俗共赏。
我们在公园里看见最多的就是下象棋的,下象棋的入手快,所以大家都能看得懂。
最关键,是象棋的下到最后的棋子的变少了,但是变化随着而增多,留给了大家更多的讨论空间。
刚开,象棋棋子很多,但是反而变化不多,都是固定的开局。形成套路化,遇到中盘以后,残局千变万化,才更加引人入胜。
以前在路边摆棋的,哪怕是骗子,也都是放着基本是象棋的残局啊。
儿子小的时候,我给他报了国际象棋班,他也没有取得很多进步,似乎没啥兴趣。
我自己教他下围棋,他也只是应付下。我想也不能把我的个人兴趣爱好强加给他吧。
后来上了初中,他自己却喜欢下象棋,也不知道为啥,但是没有我下围棋那么痴迷,仅仅是有兴趣。
有时候休息,他在马路边上看见别人,下象棋,他就会在旁边看一会。
后来,我也很少劝阻他,只是提醒他控制好时间。
他也偶尔会在路边,会和其他不认识的人下几盘棋。
时间久了,很多路边的成年人,都认识他。
我家里有很多围棋书,却没有象棋书。
我向他建议,如果有兴趣,他可以买一点看看啦。
他说不用啦,下棋多下就可以。
后来,他在网上有空,他用手机下象棋。
可是,他学习也一直不温不火的,也没有太好的成绩,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他的学习,一直不好,尤其是语文不行。
我们给他报了语文、数学英语都报了各种补习班,但是效果不大啊。
我也因为他学习的问题,被他们的老师叫去了学校好多次。
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这时,我们也从原来的小镇,搬去了另外一个区,离市区更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