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祛痰止咳
车前草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对于痰热咳嗽,即咳嗽、咳痰黄稠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当外感风热或体内有热邪,炼液为痰,痰热壅肺,肺失宣降,则发为咳嗽。车前草能清热化痰,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止咳平喘。现代研究发现,车前草中的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镇咳、祛痰作用。这些成分可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促进呼吸道黏液的分泌,稀释痰液,使痰液易于咳出。同时,它们还能抑制咳嗽中枢,减轻咳嗽症状。
(三)凉血止血
车前草性寒,能清热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尿血等病症。尿血多因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车前草能清下焦之热,使血循常道,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车前草中的熊果酸等成分具有止血作用。它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增强血管的收缩性,从而减少出血。同时,其抗炎作用也有助于减轻泌尿系统炎症,防止炎症导致的血管损伤出血。
(四)清热解毒
车前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等病症。痈肿疮毒多由热毒壅聚所致。车前草能清除体内热毒之邪,使壅聚之热毒消散,从而达到治疗痈肿疮毒的目的。现代研究发现,车前草中的黄酮类、苯乙醇苷类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作用。这些成分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痈肿疮毒的消散和愈合。
四、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用法
内服:可将车前草煎汤服用,一般取干品10 - 30克,鲜品30 - 60克,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分2 - 3次温服。也可将车前草制成丸剂、散剂等剂型服用。此外,还可以用开水冲泡车前草代茶饮,对于一些慢性病症或日常保健有一定作用,如辅助治疗高血压时,常用15 - 30克车前草开水冲泡代茶饮。
外用:新鲜车前草适量,洗净后捣烂如泥,外敷于患处,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也可将车前草煎水后,用干净的纱布蘸取药液,湿敷眼部,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等。
(二)注意事项
车前草性寒,凡内伤劳倦、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这些人群服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虚寒症状,导致身体不适。例如,阳气下陷的患者,本身就有气短、乏力、内脏下垂等症状,服用车前草可能会使这些症状加重。
在使用车前草时,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使用,避免过量服用导致不良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过量服用可能会过度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车前草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哺乳期妇女服用药物后,药物成分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五、举例十个用方治病
治疗热淋涩痛:取新鲜车前草30 - 60克(干品15 - 30克),洗净后切碎,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分2 - 3次温服。热淋主要表现为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此方法利用车前草清热利尿通淋的功效,可有效缓解症状。现代研究表明,车前草的利尿和抗菌作用有助于消除泌尿系统炎症,减轻热淋症状。
改善水肿尿少:用车前草30克,加水煎煮成汤剂服用。水肿多因体内水液代谢失常所致,车前草能利水消肿,促进多余水分排出体外,减轻水肿症状。其利尿作用通过抑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实现,有助于调节体内水盐平衡。
缓解暑湿泄泻:新鲜车前草50克,洗净后捣汁,加入适量温开水冲服。暑湿季节,人体易受暑湿之邪侵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出现泄泻。车前草既能清热利湿,又能止泻,可有效改善症状。现代研究发现,车前草中的多糖成分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缓解泄泻。
治疗痰热咳嗽:将车前草15克与适量冰糖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分两次服用。痰热咳嗽表现为咳嗽、咳痰黄稠,车前草能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症状。其所含的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可促进痰液排出,抑制咳嗽中枢。
减轻目赤肿痛:取车前草30克,加水煎取药液,用干净的纱布蘸取药液,湿敷眼部,每次15 - 20分钟,每日3 - 4次。也可将车前草煎水内服,以达到清肝泻火、明目消肿的效果。目赤肿痛多由肝火上炎或外感风热所致,车前草对此有较好的疗效。现代研究表明,车前草的抗炎、抗氧化成分能减轻眼部炎症反应,缓解目赤肿痛。
辅助治疗高血压:车前草15 - 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现代研究发现,车前草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长期饮用有助于控制血压,但不能替代正规的降压药物治疗。其降压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扩张血管有关。
用于尿血:车前草30克,生地黄15克,加水煎服。尿血多因热伤血络或脾肾不固所致,车前草凉血止血,与清热凉血的生地黄配伍,可增强止血效果。现代研究表明,车前草中的熊果酸等成分能促进血小板聚集,起到止血作用。
治疗痈肿疮毒:新鲜车前草适量,洗净后捣烂如泥,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 - 2次。同时,可内服车前草煎剂,以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痈肿疮毒是由于热毒壅聚所致,车前草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促进疮疡的愈合。其抗菌、抗炎成分可抑制病原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改善尿道炎:车前草20克,竹叶10克,甘草5克,加水煎煮后服用。尿道炎常因细菌感染引起,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车前草与竹叶、甘草配伍,可清热通淋、解毒消炎,缓解尿道炎症状。现代研究表明,车前草对引起尿道炎的常见病原体有抑制作用,且其利尿作用可冲洗尿道,有助于病情恢复。
缓解小儿腹泻:车前草10克,炒白术10克,加水煎服,分多次少量喂服。小儿脾胃功能较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腹泻。车前草清热利湿止泻,炒白术健脾燥湿,二者合用,标本兼治,有助于小儿腹泻的恢复。现代研究表明,车前草能调节肠道菌群,炒白术可增强脾胃功能,共同促进小儿肠道功能恢复。
六、用途科学依据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车前草中的桃叶珊瑚苷、熊果酸等成分是其发挥利尿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桃叶珊瑚苷可通过刺激肠道黏膜,间接影响肾脏的泌尿功能,增加尿量;熊果酸除了具有止血作用外,还能调节肾脏的水盐代谢。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泌尿系统感染、水肿等患者,使用车前草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也有所好转。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车前草中的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对呼吸系统有显着影响。这些成分可以调节呼吸道黏膜的分泌功能,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同时,它们还能作用于咳嗽中枢,抑制咳嗽反射。在动物实验中,给予车前草提取物的动物,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临床研究也证实,对于支气管炎、肺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患者,使用含车前草的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明显。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车前草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在体外实验中,车前草多糖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适当使用车前草或其制剂,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研究发现,车前草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如车前子酸、琥珀酸等,可能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影响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虽然车前草不能替代降压药物,但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或高血压患者的日常保健具有一定意义。
车前草作为一种常见且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深入了解其形态特征、药用部分、功效作用、用法用量及科学依据,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植物资源,为人类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