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效:千斤拔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等功效。
- 治疗机制:通过祛风除湿,能有效改善湿气阻滞经络关节导致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像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出现关节肿胀、疼痛,遇阴雨天加重等属于风湿痹阻证型的,千斤拔可发挥作用。其舒筋活络、强筋壮骨功效,有助于缓解因湿气困阻、筋骨失养引起的腰膝酸软、下肢痿软无力等。
现代医学研究
- 抗炎作用:千斤拔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活性,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反应,减轻关节滑膜等组织的炎症,对湿气蕴结化热导致的关节红肿热痛等有缓解作用。
- 镇痛作用:能作用于神经系统,提高痛阈,减轻湿气阻滞经络所致的疼痛症状,如关节痛、肌肉痛等。
- 改善血液循环: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湿气等病理产物的代谢和排出,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缓解因湿气阻滞引起的局部气血不畅。
千斤拔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与独活、桑寄生等配伍用于风湿痹痛;与杜仲、续断等配伍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使用时可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内服煎汤、浸酒或外用捣敷等方式。但具体应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在传统中医药中,千斤拔是一味极具特色与价值的药材。它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应用,在民间和临床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应对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还是改善身体虚弱等问题,千斤拔都有着显着的效果。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千斤拔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味珍贵的中药。
一、别名
千斤拔在我国不同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别名,这些别名不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特色,也从侧面体现了这味中药在民间的广泛应用。常见的别名有蔓性千斤拔、一条根、吊马墩、吊马桩、金牛尾、箭根、钉地根、土黄芩、钻地风等。在一些地区,人们因其强大的药用功效,形象地称它为“千斤吊”,寓意其能像吊起千斤重物一样,有力地治疗各种疾病,为患者解除痛苦。这些别名在当地的民间医书中、老中医的口口相传中流传至今,成为了地方医药文化的一部分。
二、生长产地分布
千斤拔是一种豆科千斤拔属的直立或披散亚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温暖湿润地区。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山坡草地、旷野灌丛中,都能发现它的身影。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土壤肥沃,为千斤拔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
在广东,千斤拔多生长在山区的向阳坡地,其生长环境的海拔一般在200 - 1000米之间。这里的土壤多为酸性红壤,富含矿物质,有利于千斤拔根系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广西的千斤拔则广泛分布于桂西、桂南等地的山区,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千斤拔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海南的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使得当地的千斤拔生长旺盛,品质优良,是当地民间常用的草药之一。
在国外,千斤拔也分布于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等国家。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与我国南方相似,为千斤拔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三、形态与特征
千斤拔植株高度一般在1 - 2米左右,茎直立,多分枝,枝被短柔毛。其叶子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片,顶生小叶较大,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 - 9厘米,宽2 - 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两面被毛,边缘有细锯齿;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
千斤拔的花期在夏秋季,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蝶形花冠,颜色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花萼钟状,5裂,被毛。荚果椭圆形,膨胀,长约1厘米,宽约05厘米,被短柔毛,内有种子2 - 3粒。种子近圆形,黑色,有光泽。
千斤拔的根系发达,主根粗壮,呈圆锥形,深入地下,侧根较少。其根皮呈棕褐色,质地坚硬,断面呈黄白色,具有粉性。这粗壮的根系是其药用的主要部分,也是它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重要保障。
四、药用部分
千斤拔主要以根入药。在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趁鲜切成厚片,晒干备用。其根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类、多糖类等,这些成分是其发挥药用功效的物质基础。
黄酮类化合物是千斤拔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千斤拔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生物碱类成分也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起到镇痛、镇静的作用。三萜类化合物则具有保肝、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五、附方功效与作用
1 治疗风湿痹痛
- 附方:千斤拔50克,半枫荷50克,黑老虎根30克,鸡血藤30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
- 功效与作用:方中千斤拔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半枫荷祛风除湿、活血通络;黑老虎根行气止痛、祛风活络;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止痛;桑寄参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2 治疗腰肌劳损
- 附方:千斤拔30克,杜仲20克,续断20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 功效与作用:千斤拔强筋壮骨、通络止痛;杜仲、续断、狗脊补肝肾、强筋骨;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该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通络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缓解腰肌劳损引起的腰部酸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3 治疗跌打损伤
- 附方:千斤拔30克,骨碎补20克,自然铜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
- 功效与作用:千斤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诸药配伍,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疗伤,对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 治疗慢性肾炎
- 附方:千斤拔50克,黄芪30克,益母草30克,白茅根30克,茯苓20克,水煎服。
- 功效与作用:千斤拔健脾益肾、利水消肿;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该方具有健脾益肾、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蛋白尿等症状。
5 治疗月经不调
- 附方:千金拔30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熟地黄20克,白芍20克,水煎服。
- 功效与作用:千斤拔养血调经;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及四物汤,是补血调经的经典方剂。诸药合用,具有养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等症状。
6 治疗产后风瘫
- 附方:千斤拔50克,鸡脚5对,红枣10枚,生姜3片,加水炖服。
- 功效与作用:千斤拔祛风除湿、强筋壮骨;鸡脚富含胶原蛋白和钙质,能强筋健骨;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生姜温经散寒。该方具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养血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产后风瘫、肢体麻木等症状。
7 治疗白带过多
- 附方:千斤拔30克,白术20克,芡实20克,山药20克,白果10克,水煎服。
- 功效与作用:千斤拔健脾补肾、收敛止带;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白果敛肺定喘、止带缩尿。诸药配伍,能够健脾补肾、收敛止带,对白带过多、色白清稀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8 治疗小儿疳积
- 附方:千斤拔20克,独角金10克,麦芽15克,山楂15克,鸡内金10克,水煎服。
- 功效与作用:千斤拔健脾消积;独脚金清热消积;麦芽、山楂消食化积;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止遗。该方具有健脾消积、清热化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9 治疗咽喉肿痛
- 附方:千斤拔30克,板蓝根20克,玄参20克,桔梗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