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杀虫止痒。可用于治疗疥疮引起的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
(六)治疗跌打损伤
配方:望月砂10克,三七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用法:将药物研成细末,每次取5克,用黄酒送服,每日两次。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
(七)治疗妇女经闭腹痛
配方:望月砂10克,益母草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煮,取汁后分两次温服,每日一剂。
功效: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可用于治疗妇女瘀血阻滞所致的经闭腹痛。
(八)治疗咯血
配方:望月砂10克,蒲黄10克,仙鹤草10克,白及10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煮,取汁后分两次温服,每日一剂。
功效:化瘀止血。适用于咯血等出血性疾病。
(九)治疗吐血
配方:望月砂10克,侧柏叶10克,茜草10克,藕节10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煮,取汁后分两次温服,每日一剂。
功效: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吐血等症状。
(十)治疗衄血
配方:望月砂10克,栀子10克,白茅根10克,小蓟10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煮,取汁后分两次温服,每日一剂。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衄血等症状。
七、可否食疗配伍与禁忌
(一)食疗配伍
望月砂一般不常用于食疗,因其来源为动物粪便,在口感和心理接受度上可能存在一定障碍。但在一些传统食疗配方中,也有将其与其他食材搭配使用的情况。例如,在治疗小儿疳积时,可以将望月砂与山药、芡实、红枣等健脾益胃的食材一起煮粥食用,既能发挥望月砂的杀虫消积作用,又能借助食材的营养成分调理脾胃,促进小儿身体的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疗使用望月砂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禁忌
孕妇禁用:望月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使用后可能会导致胎动不安,甚至引起流产,因此孕妇应禁用。
脾胃虚寒者慎用:望月砂性寒,脾胃虚寒者使用后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出现腹痛、腹泻、胃脘冷痛等不适,因此脾胃虚寒者应慎用。如需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配伍其他温阳健脾的药物,以减轻其寒性对脾胃的影响。
过敏体质者慎用:部分人可能对望月砂过敏,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因此,过敏体质者在使用望月砂前,应先进行过敏试验,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八、炮制方法及剂量使用
(一)炮制方法
净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这是炮制望月砂的第一步,通过筛选去除夹杂在粪便中的泥土、草屑等杂质,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炒制:将净制后的望月砂放入热锅中,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凉。炒制后的望月砂,其药性会有所缓和,同时可以增强其止血、消积的作用。
(二)剂量使用
望月砂的常用剂量为内服3-10克,可煎汤服用,也可入丸、散剂。外用时,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在使用望月砂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合理调整剂量。对于病情较轻、体质较弱的患者,应适当减少剂量;对于病情较重、体质较强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剂量。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过规定的剂量范围,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望月砂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它在明目退翳、解毒杀虫、散瘀止血等方面有着显着的功效,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望月砂时,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其功效、用法、禁忌等方面的知识,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让这味古老的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