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饮用法用量十例
1日常清热调理:取竹茹3克,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5 - 10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此方法适合日常饮用,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轻微热邪,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尤其适合在炎热天气或体内有热象但症状较轻时使用。
2缓解轻度肺热咳嗽:若出现轻微的肺热咳嗽,表现为偶尔咳嗽、痰少且黄,可用竹茹5克泡茶。竹茹的清热化痰功效可作用于肺部,减轻肺热,缓解咳嗽症状。每天多次饮用,能逐渐改善咳嗽情况。
3减轻胃热引起的口臭:因胃热导致口臭的人群,可取竹茹4克,用开水冲泡成茶饮。胃热易使食物在胃内腐熟异常,产生异味通过口腔散发。竹茹清胃热,有助于改善胃部的热盛状态,减轻口臭问题。坚持饮用一段时间,可观察到口臭有所减轻。
4调理心烦口渴:当感到心烦意乱、口渴时,用竹茹3 - 5克泡茶。竹茹除烦的功效能使心神安宁,缓解烦躁情绪,同时其清热作用有助于减轻口渴症状。特别是在情绪波动较大或环境燥热时,饮用竹茹茶可起到较好的调理作用。
5辅助降心火:对于有心火旺盛症状,如舌尖红、口腔溃疡等的人群,竹茹5克泡茶饮用有一定帮助。竹茹归心、胃经,能清泻心火,通过泡茶饮用,使有效成分逐渐释放,作用于心经,缓解心火上炎的症状。
6缓解妊娠呕吐(胃热型):部分孕妇在孕期会出现胃热引起的呕吐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竹茹6克泡茶,少量多次饮用。竹茹和胃降逆止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孕妇的呕吐不适,且相对温和,对孕妇和胎儿较为安全。
7改善酒后不适(胃热):饮酒后若出现胃热不适,如胃脘灼热、恶心等,用竹茹5克泡茶。竹茹能清胃热,缓解酒后胃部的不适症状,帮助减轻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部的恢复。
8辅助治疗小儿肺热咳嗽:对于小儿轻度肺热咳嗽,竹茹3克泡茶,取适量汤汁喂给小儿。注意要少量多次喂服,避免引起小儿抗拒。竹茹的清热化痰作用有助于小儿肺部恢复正常,减轻咳嗽症状。
9减轻熬夜后上火症状:经常熬夜易导致体内上火,出现咽喉肿痛、口干等症状。用竹茹4 - 5克泡茶饮用,可帮助清除熬夜后产生的内热,缓解上火症状,减轻身体的不适。
10调理夏季暑热不适:在夏季暑热天气,人体容易受到暑热之邪侵袭,出现心烦、口渴、恶心等不适。竹茹5克泡茶,可清热除烦,帮助身体抵御暑热,缓解不适症状,使身体感觉清爽。
养生达人小李
最近跟风试了试竹茹茶饮,真的有被惊艳到!之前我总感觉喉咙里有痰,黏黏糊糊的特别难受,而且还经常感觉胃里胀胀的,消化不太好。喝了一段时间竹茹茶饮后,这些症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竹茹本身就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我感觉它在我身体里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卫士,把那些不好的“垃圾”都清理出去了。
这个茶饮的味道也不难接受,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不像有些中药饮品那样味道怪异。我一般都是早上起床后泡上一杯,一整天都能喝到淡淡的竹茹香。喝的时候能感觉到一股温润的力量顺着喉咙滑下去,特别舒服。而且,它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对于我这种懒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直接把竹茹放进杯子里,用开水冲泡就行,要是喜欢甜一点的,还可以加一点蜂蜜。强烈推荐给大家,尤其是像我一样有痰湿困扰的朋友,一定要试试!竹茹茶饮喝后评论区聊聊见解
竹茹:传统中药的多面解析与应用
在传统中医药的宝库中,竹茹是一味别具特色的中药材。它来源广泛,疗效确切,在数千年的中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将从竹茹的形态与特征、药用部分、功效与作用、使用方法、炮制方法、剂量、使用禁忌以及用途的科学依据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形态与特征
竹茹来源于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竹子通常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形态特征鲜明。竹子的地下茎(竹鞭)横走于地下,有明显的节,节上生根,同时也能萌发新的竹笋。竹笋出土后,迅速生长为地上的竹秆。
竹秆一般为直立状,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有明显的纵向纹路。不同种类的竹子,其竹秆的高度、直径和颜色有所差异。例如,青秆竹的竹秆较高大,可达 6 - 15 米,直径 3 - 6 厘米,幼时被白粉,节间较长;大头典竹的竹秆则更为粗壮,高大 10 - 18 米,直径 8 - 15 厘米 ,节间较短且肿胀;淡竹的竹秆高度一般在 5 - 12 米,直径 2 - 5 厘米,新秆被白粉和细柔毛,老秆则光滑无毛。
竹子的叶片呈披针形,叶色翠绿,有明显的平行叶脉。叶片通常互生,排列在枝条上,形成优美的姿态。竹子的花不常见,一般在特定的环境和生长阶段才会开放,其花为颖花,有内外稃包裹,花后可结出颖果,但大多数竹子开花后会枯萎死亡。
二、药用部分
竹茹的药用部分是竹子茎秆的中间层。在采集时,选取生长 3 - 5 年的竹子,将其茎秆锯成段,然后用刀刮去外层青皮,再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或切成薄片,晾干后即为竹茹。这部分组织富含多种化学成分,是竹茹发挥药用功效的物质基础。
三、功效与作用
(一)清热化痰
竹茹性微寒,味甘,归肺、胃、心、胆经。其清热化痰的功效显着,对于肺热咳嗽、痰热壅盛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当外邪侵袭肺部,或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热内生,炼液为痰,出现咳嗽、咳痰黄稠等症状时,竹茹可清泻肺热,化解痰液,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现代研究表明,竹茹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可能通过调节呼吸道黏膜的分泌和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清热化痰的作用。
(二)除烦止呕
竹茹归胃经,能和胃降逆,对于胃热呕吐、呃逆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胃热炽盛,胃气上逆,可引发呕吐、恶心等不适。竹茹可清胃热,降胃气,使胃气恢复通降之常,从而达到止呕的目的。此外,竹茹还能除烦,对于心烦不眠等症状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这是因为其性寒清热,可清除体内的热邪,使心神安宁。在中医理论中,心主神明,若热邪扰心,可导致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等症状,竹茹的清热除烦作用有助于改善这些情况。
(三)凉血止血
竹茹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多种出血症状,如吐血、衄血等。当体内血热,血液运行失常,溢出脉外时,竹茹可通过其凉血作用,使血液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其凉血止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液凝固系统、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因素有关,但具体的分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使用方法
(一)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