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蒲公英调肝等十例(1 / 2)

广交天下友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百草药材:百草疗愈指南最新章节!

蒲公英,作为一种常见且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等功效,以下是其单一味药在十种病症中的用法用量示例:

1 治疗乳腺炎:取鲜蒲公英 100 克,洗净后捣烂,敷于患侧乳房,用保鲜膜覆盖,胶布固定,每次敷 30 - 60 分钟,每日 3 - 4 次。蒲公英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可有效缓解乳腺炎初期的红肿热痛症状,其有效成分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硬结消散。若炎症较重,可同时取蒲公英 30 克,加水 500 毫升,煎煮 20 分钟后取汁,分两次温服,以增强疗效,一般连用 3 - 5 天可见症状减轻。

2 缓解流行性腮腺炎:蒲公英 40 克,水煎两次,每次加水 400 毫升,分别煎 20 分钟,将两次药液混合,分 3 - 4 次服用,每日一剂;同时取鲜蒲公英适量,洗净后捣烂如泥,敷于肿胀的腮腺部位,每日换药 2 - 3 次。蒲公英可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减轻腮腺的炎症肿胀,缓解疼痛,抑制病毒复制,内外合治能加快病情恢复,通常用药 5 - 7 天可基本痊愈,具体疗程会因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差异。

3 治疗咽喉肿痛:用蒲公英 15 克,加开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或取蒲公英 30 克,加水 500 毫升,煎煮 15 分钟后,取汁漱口,每次含漱 3 - 5 分钟,每日 3 - 4 次。蒲公英的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功效能减轻咽喉部的炎症,缓解疼痛、干燥、灼热等不适,其抗菌消炎成分可抑制咽喉处病菌生长,对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肿痛效果较好,一般饮用或含漱 2 - 3 天症状会有所改善。

4 调理慢性胃炎:蒲公英 20 克,加水 300 毫升,煎煮 15 分钟,取汁温服,每日两次,饭前半小时服用。蒲公英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有一定作用,能抑制细菌生长,减轻胃部炎症,缓解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长期服用可改善胃部微环境,但因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寒者应慎用,或配伍温性药物同用,一般连续服用 2 - 4 周为一个疗程,疗程间可适当休息 3 - 5 天,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5 治疗结膜炎:取鲜蒲公英 50 克,洗净后煎水,滤去药渣,待药液稍凉后,用干净纱布蘸取药液,湿敷双眼,每次 15 - 20 分钟,每日 3 - 4 次。蒲公英的清热解毒功效可减轻眼部炎症,缓解结膜充血、红肿、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其含有的营养成分对眼部组织有一定滋养作用,能促进结膜修复,一般连用 3 - 5 天,眼部症状可明显改善,用药期间注意眼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6 改善尿道炎:蒲公英 30 克,加水 600 毫升,煎煮 20 分钟,取汁 300 毫升,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同时多饮温开水,增加尿量。蒲公英有利湿通淋、抗菌消炎作用,能减轻尿道炎症,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促进尿液排出,带走细菌和炎症物质,一般连续服用 7 - 10 天,症状可逐渐缓解,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7 治疗皮肤疖肿:将鲜蒲公英适量,洗净后捣烂,加入少许蜂蜜调匀,敷于疖肿处,厚度约 05 - 1 厘米,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 2 - 3 次。蒲公英的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功效可促进疖肿成熟、破溃、愈合,减轻局部疼痛、红肿,抑制细菌感染扩散,一般较小的疖肿用药 3 - 5 天可痊愈,较大的疖肿可能需要 7 - 10 天或更长时间,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疖肿。

8 缓解痤疮:蒲公英 15 克,加水 300 毫升,煎煮 10 分钟后,取汁洗脸,每日 2 - 3 次;也可将蒲公英制成干粉,用温水调成糊状敷脸,每周 2 - 3 次。蒲公英能清热解毒、凉血,改善体内湿热蕴结导致的痤疮,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粉刺、丘疹、脓疱等的发生,长期使用可调节皮肤油脂分泌,使皮肤更加清爽,但皮肤过敏者需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试用,无过敏反应后再使用,一般坚持使用 1 - 2 个月可见一定效果。

9 治疗产后乳汁不通:蒲公英 30 克,王不留行 15 克,加水 500 毫升,煎煮 25 分钟,取汁分两次温服,每日一剂;同时用热毛巾热敷乳房,并轻轻按摩,促进乳汁分泌和排出。蒲公英有通乳作用,可与王不留行协同,疏通乳腺管,缓解产后乳汁淤积、胀痛等问题,一般服用 2 - 3 剂后乳汁分泌会有所增加,用药期间要让婴儿多吸吮乳头,保持乳腺管通畅,若乳汁仍不通畅,应及时就医。

10 改善湿热黄疸:蒲公英 25 克,茵陈 20 克,加水 600 毫升,煎煮 20 分钟,取汁 300 毫升,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蒲公英与茵陈配伍,可增强利湿退黄功效,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黄疸症状,如皮肤和巩膜黄染、小便发黄等,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腻食物,一般连续服用 10 - 15 天,黄疸症状可逐渐减轻,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并定期复查肝功能。

蒲公英虽有诸多药用价值,但在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应用,必要时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避免因自行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反应。

广阔的自然世界中,蒲公英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植物,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田间、路旁、山坡等地肆意生长。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只是一种会随风飘散种子的可爱植物,但实际上,蒲公英还是一味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草药。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蒲公英的药用价值很早就被发现并应用,诸多古代医学典籍如《唐本草》《本草纲目》等都对其有所记载。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蒲公英的药用成分和功效也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证实。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蒲公英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形态与特征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一般在10 - 25厘米之间。它的根系呈圆锥状,表面棕褐色,多弯曲且深长,这种根系有助于它在各种环境中扎根生长并吸收养分 。蒲公英的叶子全部为基生,呈莲座状排列,叶片形态多样,有倒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匙形等。叶片边缘通常具有不规则的羽状深裂、浅裂或波状齿,有时也会有全缘的情况。叶片表面是绿色的,背面则淡绿色或有时带紫红色,两面都有蛛丝状的白色柔毛,或有时近无毛。

在花期,蒲公英会从叶丛中抽出花葶,花葶通常比叶片长,直立且中空,表面有蛛丝状柔毛。花为头状花序,直径约30 - 40毫米,着生于花葶顶端。总苞钟状,淡绿色,总苞片多层,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宽膜质,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舌片先端截形,具5齿裂,两性,能结实。

当花朵凋谢后,蒲公英会结出瘦果,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 - 5毫米,宽约1 - 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 - 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由多数细软的毛组成,这些冠毛使得瘦果能够借助风力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从而完成蒲公英的繁衍过程。

二、功效与作用

(一)传统医学观点

在传统医学理论中,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等多种功效。蒲公英的清热解毒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热毒病症,无论是外感风热之邪引起的发热、咽痛,还是体内脏腑蕴热导致的多种病症,蒲公英都能发挥良好的清热作用。例如,对于风热感冒初期出现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使用蒲公英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其消肿散结的作用则使其成为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病症的常用药物。在古代,民间就常使用鲜蒲公英捣烂外敷治疗乳痈(即乳腺炎),能有效地消散肿块、减轻疼痛。此外,蒲公英的利湿通淋功效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淋证,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有显着的缓解作用。

(二)现代医学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蒲公英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三萜类、植物甾醇类、多糖类等。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蒲公英多种药理活性。

蒲公英具有显着的抗菌消炎作用。其所含的酚酸类化合物如咖啡酸、绿原酸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多种常见致病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蒲公英提取物在体外能够有效抑制这些细菌的生长繁殖,并且在体内实验中也能减轻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这使得蒲公英在治疗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蒲公英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蒲公英中主要的抗氧化成分,它们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作用。自由基的过多积累与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蒲公英的抗氧化作用为其在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蒲公英在调节免疫功能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蒲公英多糖能够促进机体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这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蒲公英还具有一定的保肝利胆作用。它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并且能够增加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疾病。

三、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用法用量

1 内服:蒲公英可以煎汤内服,一般用量为10 - 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在煎煮时,可将蒲公英洗净后与其他药材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煎煮。煎煮时间一般为头煎20 - 30分钟,二煎15 - 20分钟。也可以将蒲公英制成丸剂、散剂等剂型服用,方便患者使用。此外,还可以用蒲公英泡茶饮用,取适量蒲公英(干品或鲜品均可),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反复冲泡数次,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日常保健和一些轻症的调理。

2 外用:鲜蒲公英适量,洗净后捣烂如泥,直接敷于患处,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乳痈等病症。一般每日换药1 - 2次,以保持药物的新鲜和有效性。也可以将蒲公英煎水后,用纱布蘸取药液湿敷患处,同样适用于皮肤炎症、湿疹等病症的治疗。

(二)注意事项

1 蒲公英性寒,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类人群在使用蒲公英时,可适当配伍一些健脾温胃的药物,如白术、干姜等,以减轻蒲公英的寒性对脾胃的影响。

2 部分人可能对蒲公英过敏,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如果在使用蒲公英过程中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进行抗过敏治疗。

3 在使用蒲公英治疗疾病时,应遵循医嘱,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同时,如果在用药过程中症状没有缓解或出现加重的情况,也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四、举例十个用方治疗用途

(一)治疗乳痈

方剂:蒲公英汤(《洞天奥旨》)

组成:蒲公英60克,金银花60克,生甘草15克,通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乳。

主治:乳痈初起,乳房红肿疼痛,恶寒发热等。

方解:方中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治疗乳痈之要药,重用为君药;金银花清热解毒之力较强,与蒲公英相须为用,增强清热解毒之功,为臣药;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通草通利血脉,下乳,可助消散乳痈,为佐药。全方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乳之效。

(二)治疗肺痈

方剂:蒲公英芦根汤

组成:蒲公英30克,芦根30克,薏苡仁15克,冬瓜仁15克,桃仁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症见咳嗽胸痛,咯吐腥臭脓血痰等。

方解:蒲公英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二者共为君药,可清泄肺热;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排脓,冬瓜仁清热化痰、利湿排脓,协助君药增强清肺化痰、排脓之力,为臣药;桃仁活血化瘀,可助消散痈肿,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功,适用于肺痈的治疗。

(三)治疗肠痈

方剂:阑尾清化汤(《新急腹症学》)

组成: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牡丹皮15克,大黄15克(后下),川楝子9克,赤芍15克,桃仁9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 2剂,分2 - 4次服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道界天下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张小曼洛尘龙尘叶知秋无上神帝全职法师之超级法神换嫁战死的小公爷后,夫君回来了综影视:姑娘你别跑诸天皇帝聊天群武道人仙再遇绑架,渣夫让我自己想办法晚年被三老婆背刺,竟觉醒韦小宝系统凡人修魔: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离婚后独美,贺总悔红了眼天武神帝星辰大远航家父吕奉先玄幻:神刀在手,绝顶称号我有女帝撑腰,我仗剑无敌大千世界:从柳域开始崛起神算真千金,傅太太被豪门圈宠爆我与妖女一起斩神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末世:女神校花太廉价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