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肾阳
- 作用详情:肉桂能温煦肾阳,改善肾阳虚所致的腰膝冷痛、畏寒肢冷、阳痿早泄等症状,通过补命门之火,促进全身阳气的恢复与运行。
- 用量用法:可将肉桂研末,每次取1 - 2克,用温水冲服,每日1 - 2次。
散寒止痛
- 作用详情:能驱散寒邪,缓解因寒邪凝滞引起的疼痛,如脘腹冷痛、寒疝腹痛、风湿痹痛等,对寒凝经脉导致的气血不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 用量用法:取肉桂3 - 6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 - 3次服用。
温通经脉
- 作用详情:可促进血液循环,温通经络,改善经络阻滞、气血不畅引起的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使气血运行通畅。
- 用量用法:用肉桂5 - 10克,浸泡于500毫升白酒中,密封7天后饮用,每次10 - 15毫升,每日2 - 3次。
引火归元
- 作用详情:能将上越的虚火引回肾中,适用于虚阳上浮所致的面红、咽痛、牙痛等假热真寒症状,使阴阳平衡。
- 用量用法:取肉桂1 - 3克,研末,睡前用温水冲服。
暖脾胃
- 作用详情:可增强脾胃阳气,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 用量用法:将肉桂2 - 3克,与大米适量煮粥食用,每日1 - 2次。
降血糖
- 作用详情:肉桂中的有效成分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 用量用法:每日取肉桂粉3 - 6克,分2 - 3次,随餐服用。
降血脂
- 作用详情: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的含量,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 用量用法:用肉桂5克,山楂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改善痛经
- 作用详情:通过温经散寒、活血行瘀,可缓解因寒凝血瘀导致的痛经,减轻经期小腹冷痛、经血紫暗有块等症状。
- 用量用法:在经前3 - 5天开始,取肉桂3 - 5克,红糖适量,煎水服,每日1 - 2次。
治疗失眠
- 作用详情:肉桂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帮助缓解因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心烦等症状。
- 用量用法:睡前用肉桂2 - 3克,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涌泉穴,用胶布固定,次日晨起取下。
改善耳鸣
- 作用详情:对肾阳虚导致的耳鸣有一定疗效,通过温补肾阳,改善耳部的气血供应,缓解耳鸣症状。
- 用量用法:取肉桂3 - 5克,熟地黄15克,煎水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是一种具有独特香气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其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
一、描述
肉桂呈槽状或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内表面红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质地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紫红色或棕红色。气香浓烈,味甜、辣。
二、归经
肉桂归肾、脾、心、肝经。《本草纲目》中记载:“肉桂辛甘大热,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其性辛甘,温通经脉,能助阳化气,对人体的阳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产地与分布
肉桂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广西是肉桂的主产区,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为肉桂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