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轻巧,又是海洋,又是草原,莫非我还能搬鲨鱼和鲸鱼养着当宠物?没事骑着鲸鱼在海里巡游?
一点也不实用。
大牛已经走出来,和他一起坐在屋檐下,“柱子哥,你怎么不睡觉?”
“我想我妈了。”这话没假,确实想妈想得睡不着。
一定是这个小身板控制了脑子,让他莫名地心疼何妈,论真算一算,何妈真的比自己的亲妈强很多倍,至少家中的混合面窝窝头管自己的饱。
“你教我打枪吧,我们都睡不着。”大牛殷切地说。
当他知道大牛学会打枪就要去报仇,就后悔了,不到十岁的孩子报什么仇,以一敌五万?
就算把自己扔进敌人心脏,也不会得以善终。
就算七人小队来了,也不可能扭转四九城沦陷的局面。
假设自己来到1943年担负着一种使命,也绝不是以一己之力将鬼子赶出去国门,这点理智还是有的。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陷入沉思,大牛开始推他的胳膊:“柱子哥,你答应教我的。”
“好,现在太暗了,学不了瞄准,明天吧,”他还需要冷静地思考。
曙光初升,太阳如蛋黄挂在天边,薄薄的阳光洒在大叶蔬菜上,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闪着光芒。
大牛妈妈经过一夜的操劳,把一条鬼子的军裤改成大牛的裤子,裤头拆了线头,和剩下的边角料,用浆糊平铺成厚厚的布板,这年代的布鞋底就是这么来的。
除了细碎的线头,其他的小碎片都用上了。
大牛的妹妹叫小囡,约摸三岁出头,束了一个冲天小辫辫,趴在门框后看着何雨柱。
何雨柱摸摸身上,唯一的一颗糖也给了假扮许小妮的女娃,空间里有罐头,可惜,现在拿不出来。
穷乡僻壤的生活比四九城还丰富,早上煮了玉米渣子粥,蒸了玉米馒头,还有放了一点盐的青菜叶子。
小囡站在他面前,摊开手掌心,一只煮鸡蛋,“妈妈叫我给你。”
他极为感动,要知道,这年头,鸡蛋是真正的奢侈品,寻常人家都舍不得吃。
拿起鸡蛋在桌子上磕一下,剥去皮,鸡蛋的香味弥漫在屋子里,小囡亮晶晶的眼睛盯着鸡蛋,不停地吞咽着口水。
掰一半喂小囡,小囡摇摇头,往后退一步,他低声说,“你也要吃,哥哥才吃。”
小囡朝厨房方向张望,趁妈妈不注意,一口包住了半只鸡蛋。
大牛端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薯进来,他叫大牛张开嘴,将另一半鸡蛋塞进大牛的嘴里。
大牛不好意思地抿着鸡蛋:“我妈说,你受伤了,让你补身体的。”
“我好着呢,”他拍拍自己单薄的胸脯。
宣明珠进来挨着他坐下,又是帮他吹粥,又是帮他吹红薯,切,这也热情过火了。
他还怕她的唾沫星子飘到粥里了,赶紧把粥夺过来:
“用不着,我喜欢喝热的。”
“烫嘴。”
“烫烫暖和,”他随意应道,宣明珠拽拽他的衣裳:
“确实薄了一点,可惜,你住在城里,不敢用日军军服给你改衣裳。”
他看看她穿上农民的土布衣裳,也显得清丽脱俗,果然气质是最好的装饰。
“说说你们学生打鬼子。”昨天回来的时候,和她聊了一嘴,还了解得不太足够。
宣明珠开始叙述四九城沦陷以后,进步学生自发组织成抗日小分队,偷袭鬼子和汉奸,但是装备不足,又没有经过训练,死了不少学生。
提起她牺牲的同学,她的眼眶红了,声音哽咽了,也听得他颇为动容。
要是自己1937年就穿越过来就好了,早一点和进步学生融合一起,至少可以教他们枪击,也可以少很多伤亡。
“我教你们射击吧。”再难过也无济于事,只能亡羊补牢。
宣明珠马上站起来:“好,我去通知他们在后面平地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