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雍那边暗中调查,丞相班房这边严格把关,基本上不会出大问题。
正摸鱼呢,马良跑了过来,有些着急。
“丞相,段家来人了。”
“嗯?”刘平很意外,没想到段家会在这个时候过来:“让他们来吧。”
段家跟王家不一样,段家来了一批人,一共六个,除了段家家主段伟之外,还有段伟的长子,段英。剩下的四个人则是段家的族老。
六个人进了丞相班房之后,显得有些拘束。
刘平笑了笑道:“诸位不必拘束,都坐坐吧,正好某听听你们的想法。”
这让段家人轻松了不少。
段伟拱手道:“实在是汗颜,想要学王家那样,去化外之地谋生。”
刘平摇摇头:“段家主这么说就不对了。段家这是为我大汉传播荣光,怎么能是简单的谋生呢。你们这是有功于社稷。为我大汉镇守西北边疆。”
这话里有两个意思,一是大汉,准确的说是汉王会把你们出去建国这事儿当成开疆拓土的功劳;二是,你们建国之后也仍旧是汉家臣子。
闻弦歌而知雅意。
段伟自然清楚刘平话里的意思,回道:“丞相所言甚是,吾等这就放心了。”
刘平颔首:“具体说说吧,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段伟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吾等此去,眼前有三个事儿要做。”
“愿闻其详。”
“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城池。”段伟开口说道:“吾等这些日子已经派人去看过了,当地也有城池,但只有两个,城池规模很小,城墙也很矮。”
“当地人口虽然不算少,但是农业条件差,基本上都是游牧、渔猎和做买卖为生。”
“吾等想的是,将其中一座城扩建出来,用作王都。同时在周边发展农业,修建道路。”
按照段伟的想法。他们去建国之后,先要建立一座城池,然后在城池附近开垦荒地,尽可能的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但是想要做到这事儿可不简单,甚至可以说,以如今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可能。
但是段伟还是想要试试,不管能不能成,自己能生产粮食,总是一个保障。
在修建城池的基础上,就是修路,修两条路,一条连通武国的首都,一条连通敦煌。
刘平不知道的是,段伟拜读了几乎刘平所有流传出去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段伟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施政理念。
按照段伟的想法,以武国、敦煌和他们段家的王都为三个点,可以形成一个小型的循环。三方一起,既可以让贸易更加繁荣,也容易防备更西边的胡人。
敦煌作为大汉遥控西域的桥头堡,既是军事重镇,同时也是所有物资、商品最大的源头。
武国如今充当的是贸易中间人的身份,段伟就觉得他们段家要是建国,那么在前期功能上就不能跟武国重叠,只需要跟他们合作就行。
而他们段家,主要做的就是将段家的地盘变成汉化西域的大本营。
其实段伟这个想法,家里面是不同意的,但是段伟坚持。因为他很清楚,只要段家这么做了,刘平一定会大力支持。
有了刘平的支持,段家那新生的王国,不管是财政还是稳定性都不用担心了。
段伟很聪明。
“道路连接武国和敦煌。”段伟继续说着自己的构想
说的很详细,掰的很碎。尤其是打造汉化西域大本营的构想,更是听的刘平频频点头。
段伟猜的没错,刘平的确对段伟的这个想法很中意。只要段家愿意这么做,那么刘平肯定是会大力支持的。
左右不过是一些钱粮损耗罢了,但是带来的利益却是巨大的。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儿。
一想到千年之后,全是世界都说普通话,刘平就觉得自己得万家生佛。
“你们想的不错,放手去做吧。”刘平笑着说道:“先把国号定下来,然后明年的时候,来成都一趟,让汉王给你们加冕。”
“到时候汉王肯定会有所赏赐,至少让你们前三年没有太大的压力。你们可不要辜负了汉王的一片苦心,不然的话,汉王可会不高兴的。”
刘平这就是给承诺了。
先给你们三年的援助,若是做得好了,后续还有。若是做的不好了,那后果自负。
段伟连忙拱手,道:“还请丞相放心,吾等省得。”
“那就行!”刘平笑了起来:“行了,中午一起吃一顿?咱们这食堂还是不错的,尝尝?”
段伟等人自然不会拒绝,答应下来。
刘平吩咐了一声,让人准备一个包间,中午请他们吃了一顿还算不错的午餐。
将段家人送走之后,刘平去了刘备那里,将段家的事情告诉了刘备。
刘备在听完了之后,皱眉问道:“三年?要援助多少东西?某感觉东边要打起来,这个时候再援助段家,咱们这边会不会吃紧?”
“不会的。”刘平很肯定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