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点点头:“乌戈国被拿下之后,某就已经让他们知会周边各国了。扶南国也是知道的。”
“那这是什么情况?扶南国装傻呢?”刘平都气笑了。
关羽也不理解:“不明白啊,不过好在没出什么事儿,子龙不是自卫反击了吗?”
“有点过了,距离扶南国首都还有不到三十里地,反击过头了吧?”刘平笑着说了一句。
“跟信使来的还有扶南国的小王子,说是要称臣纳贡。”关羽又说道:“找你来就是想问问,这怎么处理?让他们去洛阳吗?”
刘平揉了揉眉心,道:“按照道理来说,该让他们去洛阳的。不过他们去了又有什么用呢?”
“某的意思,让他们直接见大王就行了。”关羽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事儿咱俩也当家了,一并汇报给大王吧。”
“也好。”
两人一起,直接去了汉王府。军政两方面的第一人,联袂出现在汉王府。让刘备紧张了一下,还以为关东诸侯要打过来了呢。
在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后,刘备发出了跟刘平一样的疑惑:“扶南国这是什么毛病?这也能搞错?”
“不说那个,关键是那小王子怎么安排?他要代表扶南国国王上表称臣。”刘平说到了正题。
刘备听了之后,道:“去洛阳上什么表,称什么臣?乌戈郡是咱们打下来的,反击战也是子龙带人杀出来的。既然是称臣纳贡,那就在成都就行了。”
刘平和关羽二人听到这话,都笑了起来。
“那便如此吧。”
刘备见两人面带微笑,笑骂道:“你们两个是不是觉得某会让他们去洛阳啊?”
“那倒没有。”刘平摇头否认。
关羽则抚摸着自己的胡须,道:“臣不敢妄加揣测。”
“好你个云长,也学会开玩笑了啊?”
这种事情,三言两语之间就被三人定下来。定西调子之后,剩下的就简单了,三人商量了一下之后,这事儿后续交给礼部负责就行。
到时候刘备走个过场就可以。
“来都来了,中午一起吃饭吧。”刘备发出了吃饭邀请。
刘平摇摇头:“不了不了,这几章光吃饭了,不吃了。”
元月十六日,大朝会。扶南国小王子代表扶南国国王对刘备上表称臣,岁岁上贡。
刘平作为代表,发表了去年的官府工作报告。在汇报了一整年的工作成果之外,还特别指出了如今整个刘备势力最为严重的几个问题。
刘平认为,整个势力内部,首要问题是人心浮动,盲目自大,目空一切。总觉得现在已经天下无敌,天天想战、喊战。
但这是不正确的,是因为诸位对如今的天下形势以及自身实力的认识是片面的,是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是不可取的。
第二个问题,则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虽然各项政策都在执行、推进。但是大多数官员从本心理是不认可发展商业的。
很多人忽略了刘平曾经多次强调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所有的经济政策、商业发展全都是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完成任务。
尤其是各地方,大多数人都是做个样子,建个坊市、征收商业税就算完事了。但并没有切实的将工作落到实处,各地的官员也没有真正的重视商业发展。
第三个问题,那就是对待技术发展这个问题。也是在这一次大朝会上,刘平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这个综合概念。
刘平特别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第一生产力。所有人都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要重视教育,就要重视所有科研人员的付出!
不要抱着奇技淫巧的心态去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朝会上,刘平的突然发难,让很多人都措手不及。本来刘备势力的发展一直都是欣欣向荣的,大朝会大家都想着刘备能够给大家一些奖励呢。
奖励的确是给了,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临结束了,刘平给大家来了这么一出,搞得所有人都有些紧张了。
甚至有些人觉得,刘平是因为之前被虞应等人针对,想要借题发挥,搞清洗。
“啊?都这么想某的?”刘平在听了诸葛亮的小报告之后,有些无语:“这些人真是闲着没事儿,本来人手就不够,某还搞什么清洗啊。”
“真当某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贪污受贿,有多少人在搜刮民脂民膏?只要不过分,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放过了。要是真的想整治他们,某还需要费那个劲?”
“嘿嘿,不少人都是这么说的,大家都有些担心呢。”诸葛亮笑着说道。
刘平摆摆手,道:“某当时不是说了吗?让他们各自开研讨会,自己总结自己反思就可以了。怎么还乱猜。”
“您可是丞相,别说您是在大朝会上说这些了,就是您今天说饭堂的菜不好吃,明天那厨子就得担心自己被换掉。”
刘平愣了一下,随后无奈的说道:“行了,你告诉他们不要多想,别搞得风声鹤唳的。”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