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刘睿的官职是御史中丞。
不过大家私下里还是叫御史大夫,毕竟听起来御史大夫要比御史中丞好听多了。
而且除了名称不一样之外,其他的区别并不大。
御史中丞是丞相的副手,不过大多数时候跟丞相的地位相差不大,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和威望。丞相与御史中丞并称二府。
丞相就不说了,宰执天下;御史中丞则是监察天下。简单地说,御史中丞就是大汉的司法和监察机构一把手。
等刘备在汉中开府建牙之后,刘睿名义上就是刘平的副手,所以这会儿过来跟刘平聊一下。
刘睿并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同时他也清楚,自己这个御史中丞大概率是一个过渡的选择,只需要当刘平的跟班就可以了。
不过他也很满意了,做过一任御史中丞,等死了之后,少说也得有个三公的待遇,哀荣至极,这辈子也值了。
他一个落魄宗室,能有今天,已经足够。
“叔父。”刘平笑着跟刘睿打招呼。
刘睿摆摆手道:“这么客气做什么?”
其实心里美滋滋。
“怎么了,马车里不舒服?”刘平问道。
“倒也不是。”刘睿摇摇头:“别看吾年龄大,但这一路上也是打算骑马过去的。还没到骑不动马的时候呢。”
“叔父说的是。”
两人并行。
“到了汉中,你有什么打算?”刘睿问道。他得摸清楚刘平的打算,才能搞清楚接下来怎么配合。
刘平看了他一眼,道:“如今凉州稳定、三辅之地也已经差不多了。某有意劝说大王攻打益州,到时候凉州、益州连接在一起,便成秦吞六国之势。只需几年积蓄,便可以两路出兵,水陆齐发,定鼎天下。”
刘睿闻言点点头。
刘平的大战略刘备集团的高层基本上都知道。事实上,这个时代,但凡是有些追求的顶级谋臣,都会有一个完整的统一天下的大方略。比较知名的有诸葛亮的三分天下,周瑜的二分天下等等。
刘平想要搞“秦吞六国之势”已经不是个秘密了。
“可益州易守难攻,且蜀中也是能人辈出”刘睿说道:“急切之间会不会有些着急了?且如今益州刘璋与豫州袁术相好,若是真的对益州动武,那袁术会不会来一个‘围魏救赵’?”
刘平笑了笑道:“没事儿,吾等防备南中郡再南下便是。”
“如此倒是有了一些战略空间。”刘睿点点头,又道:“那施政方面呢?还按照武都模式走吗?”
“当然不会。”刘平摇摇头。
刘睿闻言一愣:“为何?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武都模式显然是发展地方最快的方式。”
刘平笑了笑道:“拿下益州,到时候天下吾等便占了几近四成面积,虽然人口少了一些,但是也足够了。到时候吾等要做的是,全局考虑。发展益州的同时,为日后整个大汉的施政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
懂了,又好像没懂。
刘睿有些懵,不过倒也不是太在意,毕竟刘平总是提出一些让人听不明白的概念。没关系,跟着做事就行。
“具体方略就不问了,不过吾能做些什么呢?”刘睿又问道。
“自然有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刘平回道。
刘睿知道眼下不是说这种具体的安排的时候,便聊起了家常。如今他家的几个孩子都已经成年、成亲。两个儿子也入仕了。
汉中。
领南郑县、成固县、西城县、褒中县、沔阳县、安阳县、钖县、上庸县、房陵县九县之地。治所便在南郑县,刘备的汉中王府自然也就要落在南郑县了。
不过这都是暂时的。
刘平跟刘备这段时间通信,基本上已经沟通了一个大概出来。刘备最终的治所肯定是在蜀郡成都县的。这样有助于刘备军继续往南,拿下南蛮。
也有助于快速稳定益州。
刘平等人到南郑县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入冬了。
不过西南地区气温还是不错的,虽说是入冬了,但是并没有多冷。只不过下雨的时候有些难受,整个世界都黏糊糊的感觉。
进入南郑的第一天,就下起了绵绵细雨,打伞有些多余,不打伞又让人浑身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