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荀悦一开始并不想来长安的,倒不是对刘备有意见,而是这位更想去洛阳。从本质上来说,他不喜欢任何一路诸侯。
不过自从到了长安之后,他的心态就转变了很多。
虽然来这里的时间不长,但是也接触了不少政务。
从这里来往频繁的文书之中,荀悦能够感受到刘备治下,跟大汉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
刘备之下更加有生机,也更加有活力。
百姓安居乐业,同僚们也恪尽职守。
民心归附,将士用命,百官用心。
所以荀悦打算好好看一看,刘备到底能够做到哪一步!
同时也不介意在刘备军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平对荀悦这些人的变化,感受是最为深刻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去一趟颍川的原因所在。他自信,只要这些人愿意来刘备的地盘看看,就一定会留下来的。
读书人都是一群浪漫的无可救药的家伙,只要让他们看到理想主义者的花,他们就愿意为之施肥。
哪怕他们事故,圆滑,贪婪,邪恶。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只要他们能够看到理想主义的成功,他们就会为之感动,为之疯狂。
哪怕身处地狱,化身魔鬼,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寻找回初心。
这个世界会好的!
而刘备治下,在如今的大汉,可以说就是整个天下所有读书人心中的理想国。
或许还称不上是理想国,但是至少有了理想国的雏形。
“仲豫先生,眼下人手还是不足。”刘平看着满意的荀悦,趁机说道:“先生想必也清楚,主公虽说是汉室宗亲,但终究起于微末,人才难得。还请先生援手。”
刘备真的缺人吗?
其实不缺!毕竟现在刘备算是全天下官最大,势力最强的男人了,肯定是不缺人的。
但是,刘备现在缺的是能够独当一面的顶尖人才。
最起码也得是荀悦这个级别的才行。
荀悦自然也明白,所以他想了想便道:“某倒是有几个朋友不过他们不一定愿意出仕,某可以写信试试。”
“那就有劳了!”刘平大喜。
荀悦能写信,那么其他人也能,只要写信的人够多,收到信的人就足够多,总有愿意出仕的吧?刘平现在就抱着有枣没枣打两杆子。
万一呢?
比方说去颍川,不是就捞了一个荀悦回来吗?
虽然没有捞到荀彧、戏志才、郭嘉这样的顶尖人才,但是荀悦也不差了好吧。
有了荀悦等人的帮助,刘平的政务处理速度那是越来越快了。整个刘备集团之下,也越来越繁荣。
时间飞逝,一直到了年末的时候。
刘备在长安城大宴群臣,很是热闹。
经此一年,凉州、汉中、长安已经彻底连接在了一起。当然钱也花了不少,刘备给的四十亿钱,刘平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修路。
没错,四十亿钱全用在修路上了。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硬生生凿出了一条自长安起,至汉中止,可以让六马并行的‘高速公路’。耗时一年,征发民夫四十多万人其中异族奴隶三十万人。为了修成这条路,异族奴隶几乎死了一半。
不过这种伤亡,被刘平掩盖的很好。
而这条路贯通之后,整个刘备集团彻底融为一体,经济发展更加繁荣,经济总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着。可以这么说,如今刘备军治下跟大汉其他的诸侯,发展速度就不在一个等级上。
“接下来,就是西域了,先拿下西域,打通亚欧大陆的通道再说。反正这几年国内是打不起来了。”
宴会上,刘平几乎没怎么喝酒,而是琢磨着接下来刘备集团该做什么。
十几万异族奴隶死亡的事情,刘平虽然处理的还不错,但是矛盾已经累积了,如果不能释放的话,那肯定会造成凉州内乱的。
刘平想的办法,就是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