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文人风骨,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毕竟大家的思想都是活跃的,是不停进步的,人自然也就是活跃,是进步的。
用刘平的话来说,那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人们改造现实世界具有能动作用。
瞅瞅汉唐的文人吧,多么“能动”。
再看看宋明之后的绝大多数文人,思想僵化之后,人也僵化了,读书都读傻了。
刘平到颍川的第一站自然是荀家。
荀封的家里。
作为荀家旁支,荀封的家境一般,但也有个两进的院子。刘平登门拜访之后,是荀封家的管家开的门。
管家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这年月能活到这个岁数不容易。
荀封的老娘年龄也不小了,眼睛也不太行了,看人的时候总是眯着缝。大概是因为是荀家媳妇儿的原因,老人虽然年龄大但是脑子不糊涂,而且说了一嘴官话,虽然不太地道,但是刘平能够听得懂。
跟老人家聊了半天家常,刘平才起身离开。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有人来串门。
串门的是一个看着跟荀封有几分相似,但是年龄刚三十出头的中年人。
“你是何人?”这人眉头皱了起来。
刘平连忙解释起来。
“原来如此!如此倒是某家唐突了。”这人拱了拱手道歉,然后又道:“某家荀礼,见过明公。”
既然是来招揽人才的,刘平肯定不会隐瞒自己的身份。这样做虽然可能会遇到危险,但是却也还好。
毕竟天下如今还算安定,除了少数铁憨憨不明真相继续造反之外,没什么太大的动荡。
以刘平自己三流的武艺配上人形自走高达王铁棍,还有随行的护卫,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
“原来是荀先生当面。”不管这人厉不厉害,至少是个读书人,这年头只要是读书人那就是人才,刘平的身段放的很低。
这也让荀礼产生了好感。
两人就在荀封级家门口攀谈起来。
从闲聊中,刘平了解到,荀礼跟荀封年龄差距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两个人差了一倍,荀礼是荀封的侄儿。这要比荀攸好多了,比荀彧大出去这么多岁,还得喊荀彧一声叔叔。
两个人虽然辈分有差距,但是关系却很好。
荀封去了凉州之后,荀礼就一直在颍川照顾荀封的老娘。
今儿个也是像往常一样,来给看看荀封老娘,他的姑奶奶的。
“不知道荀先生如今在哪里高就?”大概了解了一下之后,刘平开始了。
毕竟这人能跟荀封玩到一块去,就算不如荀封想来也不会差太多。想一想诸葛亮的三个朋友就知道了,跟诸葛亮这种超级精英做朋友,如果本身太差是不可能长久的。
荀礼也是聪明人,听到刘平的问话,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但是呢,荀礼也知道,荀家这边是不打算支持刘备的。因为刘备在凉州做的事情,实在是让这些世家大族寒心。
像荀礼这种的,更是因为受到的教育原因,觉得刘备军就是在自掘坟墓。
哪有不跟世家大族合作就能成功的。
说一句不好听的,百姓的三七分账,世家的原路送回,还得是家占七成才能行。
刘备军在凉州怎么干的呢?
就一个字,杀!
这不是要了命了吗?
所以荀礼只能笑笑,道:“倒也有些事情在做。”
具体做什么,就没有再说了。
刘平也不是弱智,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便聊起了其他的。同时也让荀礼帮个忙,引荐一下荀家家主。
这事儿荀礼也难办,他就是一个旁系子弟,哪儿有这个能力?
不过他对刘平的印象还算不错,在想了一会儿之后,答应帮刘平引荐一个人,如果这个人能够答应的话,那么肯定就能见到荀家家主。
而他要引荐的人,刘平也很是满意。
不是别人,正是荀彧。
这可是刘平除了诸葛亮之外,最为中意的副手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