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
董卓乱政结束的比历史上要早一年,这都要归功于一个名声不显的女子,吕轻眉。
朝堂也在蔡邕和卢植等人的努力下恢复了稳定,关东联军也没有如历史上一样进入被一把火烧成了废墟的洛阳。反而各自退去,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上。
大汉看着像是又一次恢复了安宁,可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洛阳那位已经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
初平二年春,朝廷大赦天下,同时也给刘备等勤王的人加官进爵。
刘备已经是彻侯,只能加封,同时刘备也多了一个凉州牧的名头,彻底坐实了凉州土皇帝的身份。
其他人也各有升迁,其中最值得说道的,便是刘平了。
他被朝廷任命为长安郡守,秩比两千石。
袁绍取代韩馥成了冀州牧,袁术也在袁家大本营成功当上了豫州牧,曹操也累积功绩成了青州刺史,但变相的也成了青州的一把手。只不过相较于袁家兄弟,他接手的青州眼下还是一个烂摊子。
再就是孙坚,因功升任扬州牧,吕布也领了并州牧的职衔。
对于刘平来说,历史已经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了。
小皇帝刘协还在,而且还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眼下没有哪个人敢莽一波,打破脆弱的平静。
因为洛阳没有陷落,自然也不会出现孙坚拿了传国玉玺就觉得“天命在我”,更不会给袁术这个神奇的中年人建立大仲的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至少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整个天下会变得非常平静,大家都只需要管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行。多少有点像是东周末年的感觉了。
此时,长安城。
作为西汉的都城,长安城的巍峨壮丽自不用多说。虽然多次毁于战火,但是刘平作为一个守家小能手,自从接手长安之后,就开始修葺。
如今的长安城每面有三个城门,四面共十二个城门。
东面的城门,由北而南是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
南面的城门,由东而西是覆盎门、安门、西安门。
西面的城门,由南而北是章城门,直城门,雍门。
北面的城门,由西而东是横门、厨城门、洛城门。
城内有八条主要大街。最长的是安门大街,有5500米,最短的是洛城门大街,有850米。
其余的大街,长度在3300—3800米之间。这八条大街,或作南北向,或作东西向,皆为一直线,没有曲折,长度不等,但宽度相同,都在45米左右;而且每条大街都分成三条并行的道路,其间有两条宽约90厘米的排水沟,将大街一分为三,中间是专供皇帝行走的“驰道”,宽20米;两侧是官吏和平民行走的道路,各宽12米左右。
如此庞大的城池,自然有非常多的人口,以及繁荣的商业贸易。
刘平几乎在入主长安的第一时间,就决定了,刘备集团以后的统治中心只能放在这里。
刘备也很快被说服,整个领导班子被快速的搬到了长安。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凉州牧不在凉州。
当然了,凉州作为刘备军的大本营,自然不会就这么放任自流。事实上,除了核心成员之外,其他各级官员仍旧是留在凉州的。
按照刘平的预想,凉州留下的这些人,以后都是要往西,往北走的。
如今凉州一把手是刘睿。
他的个人能力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忠诚度很靠谱。而且,凉州大部分的政务都是刘平在长安遥控指挥的,他只需要一个能够把自己的方略切实的落实下去的人就行。
刘睿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除此之外,在再三考量了之后,刘备将关羽也放在了凉州,由他负责统帅凉州所有的兵马,同时也允许关羽接下来可以将凉州的兵马扩充到五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