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指累祖拜见主公!”
这一下给刘备整懵了,不过在01秒之后,他就带着笑容,快走两步,将饥指累祖给扶了起来:“将军能够如此深明大义,实在是令备心折。”
“主公才是虚怀若谷,有容人之量。”
“哈哈哈哈”
“哈哈哈”
两个人大笑起来。
武都,打从吕十二娘那里回来之后,刘平便一直在班房里忙活着,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动作。但是暗地里,却一直在调查中。
刘约所说的,中下层官员误解刘备,担心自己上升空间的事情,刘平是相信的。
但是这么多人都这样,几乎可以说是,除了阎特、虞应、糜竺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大多数官员们都心怀惴惴。
这要是处理不好,很可能就会变成对刘备的不满,刘平自然要小心应对。
而且,这种情况肯定不是自发。
刘平不相信,这件事中没有人推波助澜。
而他的头号怀疑对象便是荀封。
但他想不明白的是,荀封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动机又是什么。
此时,他正在看杨永提供的关于荀封信息的卷宗。这份卷宗一部分信息是杨永提供的,一部分是情报系统查,还有一部分则是杨永对荀封的评价。
荀封,荀家子弟,今年四十有六。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大儿子荀匡跟刘约同岁,但是暂时还没有入仕,听说是送回老家学习去了。二儿子和两个女儿,都留在武都,二儿子平日里跟着荀封读书。
大女儿听说已经许配了人家,男方是陈家的后辈,说是明年便嫁过去,是个不错的归宿。
小女儿待字闺中,只有十二岁。据杨永所说,刘睿本来想为自家儿子求娶荀家女的,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荀封自跟了刘备之后,一直在负责招纳流民的事宜。除此之外,他推荐了一个家中子侄来武都做事儿。刘备为了示好,将荀封的侄子调到了身边,做随行的书佐和护卫。
而且作为早期跟随刘备的老人,荀封在刘备麾下,地位也很高。武都的文官系统内,刘平和简雍算是第一档的,其次便是刘睿、杨永、荀封这三位了。后来的糜竺、虞应、阎特等人随便官职上可能高一些,但是在实权和地位上,还是稍弱一筹的。
从荀封的情况来看,他没道理做那个连接中下层官员搞事情的人。
但是最近他的行为就处处透露着诡异。
“某才休沐了两天,你就把某找回来。”一旁的杨永看刘平想东西出了神,便忍不住吐槽起来:“某来了,你又一句话不说。”
刘平回过神,有些无奈的说道:“别的不说,最近衙门里这氛围,你心里不清楚吗?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任由发展下去,可就得出大问题了。”
“人心难测。”杨永回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一百个人那就是一百份心思。咱们能怎么办?”
“某怀疑是有人故意整事儿。”刘平认真的说道。
杨永皱起了眉头:“下回你就说官话,这哪儿学来的方言。你的意思是”
他伸手,指了指卷宗上荀封的名字。
刘平点点头。
“那不可能!”杨永很是果断的说道。
“哎?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