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太好办,咱们手下如今就三万人,老兄弟也就一万来人,想要吃下凉州有点困难。边章、韩遂虽然退了金城,可是手底下兵马数万,不是那么好打的。”
“此言差矣。”
李儒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董卓看了过去,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对自己的两个女婿那是非常满意的。牛辅有勇力且统军能力不错,李儒则长于谋略。
一文一武都是自家人,他特别的放心。
“孝儒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董卓亲切的说道。
李儒表字孝儒(并不是,李儒没有明确记载的表字,但是袁山松在《后汉书》中把他的名字记为李孝儒。汉时名字多是单字,双字的基本上都是贱名,所以小弟把孝儒当成李儒的表字来用了。)
“某已经得到消息,那边章和韩遂两人如今已经面和心不和。”李儒面带微笑的说道:“只要我等加把火,他们自己就能打起来。”
“到时候咱们分而治之,这凉州叛乱,定能解决。到时候凉州不过是砧板上的一块熟肉,想怎么吃还不是由主公随意?”
李儒跟牛辅不同。牛辅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董卓女婿,而李儒则不在意这个,除了家宴的时候,其他任何时候都称董卓为主公。
“哦?”董卓眼睛一亮:“那该如何加把火呢?”
李儒笑了笑道:“某听说韩遂的夫人有了身孕,此人一直没有子嗣,是他最大的遗憾。这一次他妻子有了身孕,自然是宝贝的很。你们说如果边章的人把韩遂的夫人给弄流产了会怎么样?”
董卓闻言皱了皱眉头,道:“这会不会太阴毒了一些?”
眼下董卓虽然有野心,但还没有被腐化。董卓真正变得残暴阴狠,奢靡无度是入主洛阳之后。在这之前,尤其是他年轻的时候,谁见了不称一句豪侠之辈?
这种阴损的小伎俩,现在的董卓很是看不上眼。
李儒则笑眯眯的说道:“那某还有第二个办法。”
“你且说说看。”
“北宫伯玉!”李儒说出了一个名字:“凉州叛乱其实是此人组织起来。当初北宫伯玉也是为了响应反贼才起兵的。”
“他手下湟中义从是叛军主力,边章、韩遂一开始不过是他的人质罢了。若不是我等剿灭黄巾得利,他怎么可能会轻易以边章为主,韩遂为副呢?”
“如今叛军龟缩凉州,内部互相不满。北宫伯玉本就是胡人对朝廷没有一点儿忠心可言。此人能够反叛朝廷,自然也有可能背叛边章、韩遂。”
“某以为可以对北宫伯玉下手。”
董卓觉得这个思路更好一些:“这倒是个办法,不过你打算怎么做?”
“还要仰仗主公神威了。”李儒对董卓拱拱手。
董卓立刻就明白了。
李儒是想借助他在羌人、胡人中的影响力,从而用计挑拨北宫伯玉背叛边章、韩遂二人。
董卓年轻时是个义气任侠、为人四海的好汉子。跟羌族很是相熟,不少羌族首领都是他的朋友。当然如果这是这样,倒也不起什么作用。
但是董卓在凉州可是杀得羌人、胡人胆寒的猛人。
董卓这个人别的不说,一身武艺是黑不得的。有武艺,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左右射击。
更是战功赫赫。
延熹九年的时候,鲜卑人入塞,当时羌人也叛乱,两族联合作乱西北。当时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领护匈奴中郎将,负责平定幽州、并州和凉州的叛乱。当时董卓被征辟为张奂的军司马。
也是那时候,董卓崭露头角。
次年,也就是永康元年的时候,羌人进攻三辅之地,没错羌人就是头铁,几乎每次反叛攻打的目标都是三辅之地,而且一次没成功过。
当时张奂派军司马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次年,张奂班师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赏赐九千匹缣,董卓全部分给下属官吏和士兵。
这段时间董卓一直都在凉州活动,在羌人、胡人中的威望很高。
后来他成了袁隗的援吏,背靠四世三公的袁家,很快便升任并州刺史兼河东太守。
简而言之在凉州、并州两地,提董卓的名儿,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