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代表的是活力和热情,是无私奉献的象征!
但是!
后世那群人去的还是咱们自己的地盘,帮的还是咱们自己人。
现在,去的是啥地方?
妥妥的蛮夷之地,番邦,是别的国家,还是天天阳奉阴违,表面称臣,暗戳戳跟咱们不对付的国家!
这去了,还能活着回来吗?
保不齐刚到地儿,就烈士了。
朱佑樘能看明白,百官能看明白,读书人就看不明白吗?
必须看得明白!
那他们愿意还去吗?
当然不可能愿意!
对此张山风早有准备,冷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朝廷每年赐予举人、进士,那么多的钱粮,就连秀才每月也有少许米粮。
如今该当为国效力了的时候,启言退却?
如是战场,当斩!”
所有人无视了张山风,杀胚就这德性,动不动就要杀人。
刘健根本懒得搭理张山风,也不做辩驳,直接对朱佑樘进言:“陛下,不毛之地,域外蛮夷,不足以教之。
切莫听信谗言……”
他明白,朱佑樘才是拍板的那个人,跟张山风口水,一点意义也没有。
所以,他选择直接劝说朱佑樘。
只是,他懂这个道理,大疯哥更加懂!
大疯哥老早就请陛下喝酒撸串了,啥事都谈妥了。
你丫的现在才来进言,太晚了!
张山风也没搭理刘健,继续劝谏:“陛下,此等误国之言,与市井走卒无异!
陛下,番邦之民,亦是人命!
番邦之国,亦臣服大明!
教化番邦,认我大明为宗,让我礼仪传变四海,宇内皆以大明礼仪为上礼,八荒六合,是为一家,此为无上功绩!”
张山风说完,立马遭到一片反对声,甚至讥笑。
但是,有人眼神一亮。
他们悟了!
什么叫天下一家呢?
始皇帝最懂这个,汉武帝也懂,唐太宗也是一把好手。
朱佑樘当然是门儿清,打下一个小国,并不是派军队去干,把人打服,把他们的国王抓来,就完事了。
安南被灭了十多年了,那里偶尔还是有反叛。
为啥?
因为认同感!
安南百姓,对黎朝的认同感超过了大明!
所以,哪怕有云天血腥镇压,有朝廷分田分地的安抚,也无法彻底解决民心问题。
交趾布政使司依旧很难彻底融入大明,只要安南遗留的贵族暗中鼓动,总有人出来搞事情。
这个问题,需要采取通婚,分化,以及洗脑,哦,不,是思想教育,需要几代人,慢慢的融合,才能根除。
然而,朱佑樘想做万古一帝,肯定不能等几代人。
他要的是始皇帝那般成就伟业,要的是唐太宗那般被人尊称“天可汗”!
那么,就要走捷径!
这条捷径就是:文化输出!
送去四书五经,送去度量衡,送去教书的夫子,你们都学习大明的文化,天天高呼君君臣臣,天天被灌输国王之上,还有天朝皇帝!
这种潜移默化,从小就植入小孩子的思想中,一旦形成,将彻底固化!
假如有一天,天朝大兵压境,找个理由,比如说你们国王昏聩,得罪了天朝,此时你作为一个天天崇拜天朝,天天读天朝四书五经,天天拜见天朝夫子的小老百姓,还会为你们国王而战吗?
不反他酿的,就已经不错了!
张山风咧嘴冷笑,比起真刀真枪的征服,文化的输出,更加阴毒!
因为,它能从根本上,就让你的国民,提不起战意!
战争,不一定要用刀的!
战争,也可以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