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淡漠的吩咐了一句:“照实说就是,朕今日来此,就是想看看我大明栋梁,在大学过得如何。
倘若你所言有假,朕可以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宋景赶紧跪地,有些惶恐的说道:“回禀陛下,平日里的确能吃到,只是荤素搭配,没有今日这般……
今日沾了陛下天恩,我等万分感激。”
刘健有些不敢置信了,眉头紧皱的问道:“像此等肉食,尔等在此多久能食得一次?”
宋景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大概一月能吃两到三次,每次杀一头猪,都会吃上几天。
而且,还允许带些许回去,让家人也尝一尝荤。”
免费供读,发放俸禄,伙食还不错!
这样的培养力度,儒家没几家学院能hold住。
照这种玩法,只要张山风稍加宣传,将有大批的儒家学子被挖走。
儒家在教育方面,将一败涂地!
刘健下意识的看了眼张山风,后者压根没反应,鸟都没鸟这边的谈话。
儒家在教育这个战场,十年前大明学校兴办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所以,根本不用他在这方面做文章。
刘健有些哑然:“张公真是财大气粗啊!”
他很清楚:张山风麾下,可不止一个大明农业大学,有几十个各式各样的大学!
如果每个大学,都是这般伙食,那么光是伙食费,就是一笔巨额费用!
张山风非常气定神闲的品了一口汤,淡漠的解释道:“刘公误会了,本官并未花一两银子。
这些肉食,以及这些菜肴,都是大明农业大学自己种的,自己养的。
宋景等学子,可是没少下功夫!”
可笑,花钱?
大明农业大学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东西!
刘健疑惑的看向宋景:“尔等放着圣贤书不读,尽干些农夫村妇的活计。
岂非大材小用,枉读诗书时间。
多年寒窗,岂不白读了?”
宋景有些羞愧的低着头,不敢作答。
当着张山风用儒家理念训斥大疯哥的手下,张山风看不下去了,冷哼一声:“刘次辅这是看不起农夫村妇吗?
养猪种菜一样是国家大事,一样是事关兆亿百姓的民生大事,关系着大明百姓温饱的头等国事!”
一番话,说得刘健鄙夷不已。
一众文官更是面露讥讽之色,甚至已经窃窃私语,开始私下嘲笑起来。
张山风冷笑:“一群酸子腐儒,岂知本官所做,乃谋国之大事!
本官欲让天下百姓,皆能食肉!
本官欲让天下之民,皆可沐浴皇恩!
你们可知,你们以为的农夫村妇之事,乃堪比火铳的又一大壮举!
百姓富足,肉食养人。
宋景等学子所做之事,乃是将能将大明猪羊改良,产肉增多。
如若能成,则我大明百姓,顿顿都是肉,家家养猪羊。
届时,我大明百姓之体魄,将一改面黄肌瘦,其精壮比之鞑靼,比之女真亦不逊色,或将更加魁梧,更加强壮。
我大明将全民皆精兵,百姓将举戈可战!
此乃千秋功绩,万古霸业之伊始!
诸君,还以为这是农夫村妇所谋之事乎?”
兵部尚书马文升起身,向着张山风一拜,有些激动道:“北方蛮夷善于劫掠,遂体魄强横,其族青壮能开两石弓者,比比皆是。
而我大明士卒,大多苦寒出身,身体羸弱,若非军营数年之苦练,无可一战。
遂朝廷养兵,非三五年,不可成精锐!
如此这般,颇耗钱粮!
张公此举,莫非是想从小改善幼童之肉食,以强我大明百姓之体魄?”
张山风点了点头,解释道:“衣管暖,食管魄!
鞑靼、女真等蛮夷青壮,他们之所以强壮,乃是生而饮羊奶,食肉为主,性暴躁,喜武斗,慕勇武,体骨比之中原青壮要强。
大明百姓此前温饱不济,乳不饱幼儿,饭不饱妇孺,男子枯瘦,女子纤弱,不足养兵,何以拒敌?
故一改百姓衣食,以肉食强万民之体魄,乃强兵之根本!”
大中华自古北方比南方体格强壮,根本原因还是饮食!
而要改变这种趋势,就要从饮食方面彻底改善。
这一点,大中华也是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整整三代人,上百位农科顶级国宝级大师,前赴后继的努力,才从饭桌上,将亿万百姓的体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