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建议,应当尽早疏散文人士子,劝其离京。
可由当地府县,推举参与文会之人,文会不需要那么多人,数十人足以。
其他人驱逐出京,责令返乡,以确保京城秩序!”
许进,成化朝时期,因为弹劾了当时的户部尚书陈钺,被汪直陷害,丢到了诏狱。
后来,他被还是太子的朱佑樘捞出,偷偷送到了塞外,给张山风做秘书。
许进在塞外,亲眼见证了骷髅师的崛起,跟着张山风一锄头一锄头的,在蛮荒的塞外,建立了百万亩玉米地。
在塞外的抗击鞑靼和劳动过程中,许进洗去了文人的虚浮,逐渐认识了火铳,快炮的厉害,也更看清了农业科技的厉害。
理论上,这是妥妥的,张山风的铁杆。
朱佑樘登基之后,许进因为不畏强权,顶撞巅峰时期的汪直,对其头马下手,充当太子党的开路先锋,让他在文官集团,得到了很高的声望。
如今,许进凭着当年太子党的红利,以及自身声望和资历的积累,已经进入户部,升任户部侍郎。
在这十几年来,张山风几乎没明面上联系过许进,也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许进去过塞外,而且一呆就是四五年!
昨夜,张山风第一次联系了许进,让许进暗中支持他!
为了成立巡捕房,将大明政法分离,张山风决定,动用这枚埋了十多年的暗棋!
但是!
情况与张山风想象的不一样:许进虽然支持张山风改革,也认同张山风的理念。
然而!
他却并不支持张山风创立巡捕房!
原因很简单:他自己也是文官!
这个改革,是革他自己!
可能吗?
所以,为了既不得罪张山风,又能避免巡捕房的成立,削了文官权力,许进想了一晚上,才做出决定。
既然,张山风成立巡捕房的借口,是京城治安出了问题。
那么,许进就解决这个问题!
文人士子,别呆在京城瞎b闹腾了,该回去的,早点回去。
居京城,不大易!
京城物价高,不是随随便便就住得起的,更不是穷乡僻壤的士绅子弟,天天逛青楼的地方。
在京城时间长了,钱花完了,当然要出事!
让这帮人早点滚蛋,啥事都没有!
所以,许进在不能点破张山风布局的前提下,选择驱逐文人士子。
如此,不仅能帮谢迁解围,又能防止文官的权柄被削弱。
不得不说,这是不错的解决方法。
然而,张山风一听许进的话,就想通了关键,脸色奇冷无比。
说到底,儒家教出来的文官,本质上还是自私的!
哪怕是许进这类视野开阔之人,依旧还是具有极大的私心。
他们根本不可能做真正的改革拥护者!
一旦改革触击他们的利益,依旧会激起反抗之心!
大明没有后世那位开天辟地的伟人,也没办法用后世大中华那种彻底根除阶级,那种一劳永逸的方式。
因为没有人,具备那种程度的威望和手段!
所以张山风与朱佑樘只能迂回,如今大明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缓缓图之的。
这个过程,很容易伤害自己人的利益,将自身阵营的人,逼向保守派。
许进只是其中一个,而且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这才是改革真正困难的地方!
就连精心布局了十年的暗子,在塞外亲眼见证了改革好处和成果的许进,居然刚刚准备打出这张底牌的时候,就脱离了掌控,跳出了棋盘!
那么,就更别说别人了。
改革,难啊!
朱佑樘内心怒火一闪而逝,表面则不动声色的询问了内阁:“诸公,对于许侍郎的提议,如何看呢?”
随后,他也有点意外,一脸无语的看向张山风。
你他丫的玩什么啊!
人缘咋混的这么差,连自己的秘书都造反了!
张山风一时间无言以对,许进的这出戏,有点太出乎意料了。
他也是被打得措手不及!
还好,许进没有彻底倒戈,选择了比较不得罪的方式。
否则,一旦曝光张山风真正的目的,张山风将极其被动,连朱佑樘都有可能被影响。
内阁四人尽皆沉默,一时没人应答。
此刻,谢迁因病缺席,李东阳浑浑噩噩,刘健愁眉不展。
显然,这段时间,张山风没少给他们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