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周武王伐纣成功之后,不得不推行大量有利的国策。
比如,大规模生产青铜,私斗禁止,以及保护农耕等一系列的举措。
于是,先民渐渐能吃饱,富足起来!
然后,那些吃饱了的人,就开始研究学问,开创各种学说,着书立传,游说四方。
于是,诞生了诸子百家!
有研究治国之策的,如法家,儒家,墨家等等!
有研究天文历法,玄黄之术的,如道家,阴阳家等等!
也有研究征伐之术,如纵横家,兵家等等!
更有研究生老病死,万物生养的,如医家,农家等等!
这是大中华第一个文学盛世——百家争鸣!
这也是中原盛世的开端!
百家争鸣为秦汉,乃至后世,奠定了盛世根基!
这个时期,各大诸侯积极变法,农业大幅度进步,军队更加强大了!
于是各路诸侯粉墨登场,不仅对内能称霸称王,互相攻伐,对外可以驱除蛮夷,以彰华夏威严!
这个时期,工业开始萌芽,纺织,冶铁初具雏形!
诸子游说四方,带去的各地的,可不只有治国理念。
还有技术!
农家带去了农耕技术,让粮食能亩产更多。
兵家带去了练兵之术,最着名的莫过于齐技击和魏武卒!
墨家带去了守城技术,墨家墨子与公输家的博弈,更是推动了城池攻守的武器革新。
如今攻城所用的云梯,还是一千多年前,公输班所创,至今没有本质进步!
……
这就是各路学说带来的好处!”
张山风没有说话,他很清楚朱佑樘想表达什么。
朱佑樘继续自顾自的说着:“其后的大唐盛世,更是大中华历代王朝,几乎争相追逐,几近无法超越的巅峰!
凡夫俗子羡慕盛唐的富庶,耕者有其田,家家有余粮,更是盛世的最高境界!
文人士子敬仰盛唐的诗词,恨不能与太白共饮,与谪仙同醉!
但是!
你我乃非常之人,当看清本质!
大唐包容,国库富庶,乃兴于商!
事实上,工与商,其实是一个整体。
只有强大的工业,才能满足本国老百姓的需求之余,还有剩余产出,对外通商!
大唐能将外夷的钱赚来,能让商者通达,农者富足,所以才叫盛世!
如此,大唐才有诗万首,词千曲!
大唐的文学兴盛,其实只是盛世的果实,而非起源!
文学的兴盛,只是表象,而没有引起人才思维的改变,更加不可能带动社会的发展。
文学兴盛若斯,竟然只停留在文字之美,沉迷在诗词歌赋的意境之美,而未有人走出笔墨,升华工农,实属可惜!
所以,大唐的兴盛,不可长久!”
张山风深感赞同:“因为兴盛,才有空间和时间去吟诗作对!
否则,如同夏商先民,吃都吃不饱,拿什么吟诗作对呢?
然而,吃得太饱的大唐,却将精力用于诗词,实属走偏了!”
朱佑樘点评道:“走偏只是表象!
本质在于,大唐文学的兴盛,仅仅只是产物!
唐诗,虽然华丽,却也只是被拿来用作消遣和娱乐攀比,而非类似百家争鸣那般,转化为治国,强兵,富民,更加没有催生工农业的改革!
不过是落魄士子的唉声叹气,亦不过是风流文人的风花雪月,再或者就是无聊者的顿悟感慨,不过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