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应县
半个多月的时间,张山风不仅抓来了十里八乡会打铁的,更是从百姓中,从军中挑出了众多铁匠后人!
张山风的原话是:老铁,你爹会打铁,你从小看打铁,不管你会不会打铁,先上去打一下铁!
不得不说,效果还不错!
很快有人就开始上手了,在几个老铁匠的临时指点下,还真就现场造就了几个“铁匠”出来。
难怪,老朱喜欢搞世袭!
匠籍的儿子,就要世袭匠籍,军籍的儿子,要世袭军籍……
原来,真的有遗传基因!
看来,老朱对遗传学,应该很有研究!
另外,张山风还让人拿着洪汉的手书,以天成卫的名义,谎称打了败仗,军械丢失严重为理由。
他们派人“偷偷的”用一千石军粮,从安东中屯卫换来了十数车旧兵器,以及十几个军中铁匠!
不得不说,在还没有穿帮之前,天成卫的名义,真的好使!
于是,在“县令”的命令下,一场“加固城防”,构建防御工事的工程,就此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显然,老百姓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包两顿的前提下,每人每天三斤粮食的奖励下,数万人的应县,只要扛得动锄头和铁锹的,几乎全部参与了修建堑壕的工作。
对此,张山风也很大气。
他也不管是七、八岁,身高还没锄头高的娃娃,还是瘦的跟猴子一样的老婆婆,亦或者病的连走路都走不稳的妇女,都一视同仁,给予了一样的奖励。
这些人一看就知道,都是来蹭粮食的。
但是,张山风却没理会这些,而是放出话:只要你扛得动锄头,使得动锹,是认真干活的,该给的粮食,一粒都不会少!
反正,这些粮食,本来就不是他的!
这些是原本应该运往大同的军粮,原本应该运给叛军的粮食!
哪怕是分完了,他也不心疼。
又不是我的!
花着乱军的军粮,打乱军,不心疼!
只要留给他的麾下,足够过冬的军饷,其他的,完全可以随意挥霍。
于是乎,百姓的劳动热情高涨,几乎全民动员。
两三斤粮食,看起来很少,对于贫苦人家,尤其是大同这种边镇,土地贫瘠,还要被鞑靼骚扰的百姓,两三斤粮食熬成粥,那可是好些天的口粮!
不仅包伙食,白吃,还能领粮食,这活儿对于小老百姓,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虽然,有很多人是浑水摸鱼,或者力量微薄。
但是,修建堑壕的速度,依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完成。
甚至,城外那道比拟护城河一般的堑壕外面,不仅里三层,外三层的,架起了好几层铁丝网,整个防御工事,一直延申到了很远的地方。
极目所望,数里之内,更是砍光了所有树木,烧光了杂草,被清扫的一马平川。
就连地面都被夯实了又夯实,比之官道的地基还要坚硬!
而且,很多地方还埋下了钢筋,石块,铁片等等!
这是尽可能的,防止敌军在城外构建战壕。
这夯实的程度,想挖战壕,难度异常之大!
对付骷髅师,现在各大卫所已经有了最原始的应对之策——咱们也深沟壁垒,在对峙中,一点点的挖掘推进!
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被快炮扫射,也能一点点的靠近骷髅师,形成近战!
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虽然,效率很低,效果也很一般。
但是,比之无脑的,自杀式的集团冲锋,要有效得多!
……
此时,哨兵传来军情:“报,安东中屯卫驻扎在城外五里处。
他们的郝同知,领军前来,说要见见天成卫的洪汉——洪佥事!”
张山风询问道:“他们来了多少人,兵器配备如何,弓弩手多少……”
哨兵禀告道:“报,从营帐的数量看,对方人数不低于三千,列阵十分戒备,岗哨遍布,不宜接近。
目前,还无法探查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