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一种人,思维清晰,头脑明辨,观察入微,心思缜密。
任何悬疑难案,在他们面前,皆能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后查一个水落石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神探!
很显然,那是小说,现实是不存在的。
现实生活中,官员断案,先来一顿杀威棒,在摆弄几样证据,再上点威压,基本就定了。
至于抵死不承认的,那就打得你承认!
所以,冤案这种东西,自古至今,从不缺乏!
神探,只是人们美好愿景的缩影罢了。
……
京城,刑部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只是分坐两旁,主位上坐着的,是张家两兄弟。
随着皇后假借太子的名义,释放的张延龄和张鹤龄两兄弟,朱佑樘并未出面阻止。
于是,皇后的胆子渐渐的放大了很多。
她天才的,居然想到了,让自己的两个弟弟负责查案!
神一般的操作,内阁居然没有反对!
当然不会反对!
这件事牵扯了多少人,牵扯了什么人,内阁心里或多或少都清楚。
他们当然不敢查,也不希望有人查到什么。
现在,让那两个废物,去把水搅得更浑一点,当然是好事。
所以,两兄弟成了主审之人,正在将禁卫一一盘问。
张延龄倒是非常有模有样的喝问道:“来者何人?
案发当晚你在哪里?
是否参与矫诏一案,快快从实招来!”
那名跪着的小兵,赶紧讨好的回答:“末将金吾卫小旗,案发当晚,正在与几个兄弟在皇宫附近巡夜。
当时,小人见到张府火光四起,所以就赶过去看了看。
因为离得比较远,待到末将带人赶到,贼人已经四散而逃,不知去向!”
张延龄听不出什么问题,跟张鹤龄两人一通嘀咕。
最后,他们只能将这名小旗收押。
云衣在后堂听得牙齿痒痒,是头猪也知道,这个人的口供是有问题的!
一个小小的小旗,发生了事情,第一反应不是向上汇报,也不是打探情况,而是第一时间冲向事发地点!
你丫的,以为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呢?
你是皇城亲卫,负责城防安全,有人在京城开炮,居然凑过去看热闹!
这正常吗?
最为关键的是:夜袭张府的,带上了众多火炮!
火炮是非常沉重的,不说打了多少发炮弹,就是沉重的火炮运输,也不可能就是一句四散而逃,就能解决的!
如果这个人真的毫不知情,那么他的口供,肯定会提及火炮去向,以及贼人多少,贼人的穿着等等。
然而,这些东西,此人竟然用一句“当时太过混乱,不记得了!”
这里面,有问题!
看着两位爵爷,抓了一个个禁卫,白天抓人,下午收钱,晚上放人。
一连几天,案子倒是没查到,钱倒是收了不少。
云衣真想扇自己两巴掌,她只对皇后说,让两人从旁协助。
不是负责查案,更加不是主审!
结果,皇后明显高估了她的两个兄弟。
这让云衣费尽心机,捞出的两位办案大臣,却是对案子毫无作用。
而且,时间拖得越久,痕迹和关联之人都会被抹去痕迹。
数日过去,竟然毫无进展!
看来,张府的惨案,已经注定成为悬案了。
唯一让她欣慰的,是调查已经展开了。
那么,背后出手之人,绝不敢在这个时候,冒着天大的风险,再有进一步的动作。
她本人的安危,以及张府其他人的安全,算是得到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