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情义两难的选择,张山风陷入沉思。
最终,张山风什么都没选。
他选择了弃权!
张山风一拱手,微微一拜。
然后,他请求道:“寿哥,小弟擅长用枪、练兵!
我希望去北伐军,帮侄儿周尚文练一练新兵。”
远征军屯军江西、浙江一带,分别在操练水军和野战。
北伐军驻扎在大同、宣府一带,在训练荒原作战。
虽然,两军分别已经招募了超过十万士卒。
但是,依旧还在火热招募中。
对于北伐和远征来说,这点兵力是完全不够看的!
按照原计划,他们需要分别招募三十万,甚至五十万大军,才能在兵力上,做到绝对的碾压。
而且!
新的士兵,不是招募了,就可以立即上战场!
他们需要非常严格的训练,以及系统化的模拟!
不仅仅是战场的弓马技能,还有身体体能方面。
这些新招募的士兵,出身都非常贫困,身子骨非常差。
尤其是浙江一带!
虽然,江浙自古出富商。
但是,江浙的穷人更多!
富者巨富,穷者更穷!
这些面黄肌瘦,身材十分矮小的士卒,典型的营养匮乏!
大明的锻造能力,还无法做到,让每个人都能手持火铳!
毕竟不是每支军队,都是骷髅师那种王牌,陛下做指挥使的天子亲军。
有很多士卒,仍然需要负责拉弓、举盾、使刀弄枪,挖战壕,搬运火药等等体力活。
这些事情,没有好的身板,是不行的。
甚至!
必要的时候,需要近战搏杀!
这样的兵员,没个两年时间的调养,就凭现在这小身板,上了战场,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以命换命。
这不叫打仗,叫草菅人命!
所以,远征军和北伐军,两三年内,依旧会以训练为主,调养为辅。
这也是为什么,文官当初一致反对募兵的原因。
军队的投资,远远不是支出一笔军饷,以及一应军械,就完事了!
从卫所的世袭制,改为募兵制,不屯田的军队,光养活数十万人的伙食费,都是一笔恐怖的数字!
不过!
募兵制,能够成为后世,几乎所有国家的养兵制度,并非没有道理。
专业军人的战斗力,肯定不是普通卫所,能够抗衡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从两万沔阳卫,能够吊打漕运衙门十万水师,就能看出端倪。
专门训练的人,肌肉的爆发力,临战的应变能力,弓弩的准头,以及相互配合,相互掩护方面,都非常出色。
这些根本不是屯田的卫所,半个月一小练,一个月一大练能比的。
身处江西的余寘,跟随张山风十几年,对于后现代化的练兵方式,十分熟悉,根本不用他担心。
张山风选择去一趟大同,自然是要督促周尚文,纠正一下他那套承袭了大明的,哼哼哈嘿的练兵方式。
原本,他也是有计划,让牟忘帮忙指导。
只是,现在他正好借助此事,躲避一下,眼前这个艰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