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已经不容易了。
治,才是难点!
……
毕竟不是八股文,不需要那么咬文嚼字。
所以,不需要三天三夜。
辰时开考,午时闭卷。
一众文武官员,午饭刚过,试题已经送来了。
阅卷开始!
礼部左侍郎傅瀚,拿起一份试卷,赞不绝口:“此文不错,当属佳作。
文笔锋利,辞藻华丽,行文有如滔滔江河之水倒灌,一发而不可收拾。
当为上品,可列九十分!”
张山风走了过去,看了一大半,二话不说,先将试卷,直接撕了。
他冷哼一声:“这就是佳作?
自古三皇治世,五帝定邦,夫于万古兴衰,一窥天威……
狗屁不通!
陛下是要论的是镇蛮荒,何为蛮荒?
非是上古先民在世,野兽猛禽!
而是大明之外,不服教化之邦!
何以镇蛮荒?
不是解释,为什么要震慑蛮夷!
亦不是什么狗屁天威,或者大明百万雄师,就给震慑住了。
更加不是颐指气使的,说一说就行了。
是要具体如何震慑?
如何实行?
这上面,本官没看到一个字,如何用兵,如何坐镇一方!
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废话!
难道我大明武将,都是用嘴,来镇蛮荒的吗?
傅侍郎如果要研究学问,讲求咬文嚼字,大可在科举上选拔。
而非在武比之时,玩什么滔滔江水,奔流到海!
吾辈当以兵为锋,将为箭,寻万法以破外蛮!
为兵者,自然染血沙场,万里征战,以报陛下之恩。
为将者,应当谋略兼备,料敌先机,以摄服宵小之徒!
武比选将,选的是谋略,是大智谋!
而非是行文华而不实,通篇歌功颂德,看似大气磅礴,实则心中并未有半点智计!”
傅瀚面红耳赤,正欲辩驳。
朱佑樘冷哼一声:“二位卿家,稍安勿躁!
张爱卿所言,正合朕意!
朕列此题,乃考将帅领军之能。
而非听什么三皇五帝仁德,大明天威浩荡之类的废话!
众位卿家,当引以为戒。
此次乃武选,非科举!
切莫再沉迷辞藻,当以国事为先,提拔能征善战者为要!”
一众官员赶紧附和:“臣等谨记!”
文官,有一个缺点,就是总觉得文章写得好,就是很牛屁。
有文采,就能打仗,就能治国。
所以,历史上,大明出现了很多文官出身,负责带兵打仗的重臣。
不可否认,大明涌现过诸如袁崇焕,熊廷弼等等,一系列能文能武,能力突出的将领。
然而,文官写的历史,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尚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