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方面,连藩王都比不了!
这些事情,参考黔国公沐家,就知道了。
镇守云南的沐家,活得不知道有多滋润!
府上金银珠宝,不计其数,治下良田万倾,死了还追封王位!
俨然就是土皇帝!
然而!
一众武将还没开口,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张山风揭过话茬:“陛下,大明周边就有十几个番国,再远还有几十个!
如果遣公侯带兵前往,恐怕朝廷会失去大量精兵良将,无法确保京师稳固。
此举,于远征不利,于朝局不利!”
要是,都跑去番国,当山大王了。
那么,谁留下来给朝廷干活?
而且,这些人,还要带走一大片的士卒!
少说大明立马要少了,十几万的带甲之士,以及十几位能打的公侯!
有伤国本!
肯定是不能这么玩,会元气大伤的。
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也不赞同:“陛下,张公说的有道理!
大明立国之初,兵多将广,名将如云。
不仅能将北元残部,驱逐千里之外,万邦臣服,海内靖平。
而且,沐王爷更是能征善战,治理有方。
沐家不仅能威慑土司,还能劝课农桑,安抚百姓,深得民心。
所以,沐家世世代代,才能永镇云南。
而今,形势不同,乃多事之秋。
鞑靼屡犯九边,番邦怀有不臣之心。
朝廷损失不起,如此多的,能征善战之猛将!”
不管文官有多看不起武将,打起来的时候,还是得看武将。
不巧的是,朝廷能打的武将,还真就不多,就那么几个。
要是全放出去了,回头鞑靼人打过来,大家都要玩儿完!
兵部尚书马文升,也赞同李东阳的说法:“陛下,西南番邦不过鼠辈,无需置气。
朝廷可下旨,申饬一番。
鞑靼屡屡犯境,每年劫掠边关,才是心头之患!”
西南小国,大多也是农耕蛮夷,也就只敢搞点小动作,抢一抢田地,打一打小架。
比起距离京城,仅仅几百里的大同府外,随时可能围困京师的鞑靼人,那都不是个事儿。
大明的劲敌,始终是在北方!
所以,一时间,文武大臣都冷静了下来。
更多人同意申饬一下就算了,想办法自己修路。
朱佑樘冷着脸,淡漠的说道:“朕并不打算派出精兵,也没打算让公侯领兵坐镇番邦。
朕打算恢复藩王护卫,外镇番邦!”
洪武年间,九大塞王都是拥有三卫兵力,也就是一万七千人左右。
其他藩王,最少也有一卫,五千六百人。
然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开始削藩。
这时候,就能看出,三卫明面上是两万人不到。
但是!
军馀算进去的话,数量其实非常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