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东拉西扯一大堆,就是没钱,没粮食呗!
宫里来的人,干脆也不走了,就在孔家住下了。
他们住到了,文人士子前来求赞助。
几十个太监,将孔家大大小小的分支,都盯得死死的。
他们就等着,孔家大手笔的,再来一波赞助。
当场,给你抓一个现行!
你不是说,家大业大,连养活仆人的钱粮都没有吗?
那你还有钱,赞助读书人搞什么劳资的游行?
欺君之罪,是可以抄家灭族的!
孔家看着一大波的文人士子,义愤填膺,很无奈啊。
孔家是真的很想,豪气大发的,丢出几十万两,搞一波浩浩荡荡的游行,将整蛊科举的张山风,彻底弄死。
可惜!
想想而已。
不起眼处,有个品着茶水的太监。
一脸风轻云淡的,敲击着木桌,嘴里念叨着什么。
这是时时刻刻的,提醒着衍圣公孔宏泰。
仔细观看嘴型,就能辨别出,他说的是:
八百万啊,八百万!
五百万啊,五百万!
……
孔宏泰悲愤交加,心情极其复杂。
最终,他不得不以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将一众拥护他的文人士子,给打发走了。
否则!
孔府的金库和粮仓,大概率会被搬空一半以上!
……
大明各地,这种场面太常见了。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一帮太监,就断了文人士子的粮道。
让这帮文人士子,也就嘴上过过瘾,一点实际的行动,也组织不起来。
两个月后,各地零星的文人士子,三三两两的进京。
他们压根儿组织不起,任何有效大的游行,就被丢出了京城。
从头到尾,没有掀起半点波澜。
文人士子的这波反扑,被朱佑樘轻松瓦解。
这一次,成为了根本没组织起来的,可笑的第四波攻势。
这也同时宣告:今后所谓的文人士子,再无法组织像样的攻势!
朱佑樘把这一招的弱点,拿捏的死死的!
一帮嘴炮王者,只会之乎者也的文人士子,能有钱一路风流潇洒的进京吗?
别闹!
都是穷b!
他们离不开这些士绅富户的支持,没了有钱的同窗好友陪同,翻不起什么风浪!
这会儿,那些勉强进京的几百个才子,最关心的,不是科举改成什么样子。
而是!
谁能赞助一下……
不然……
怎么回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