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什么啊?
福伯一看,手令还在张溶手上,而且丝毫没有交出来的意思。
所以,福伯很着急,但还是客气的对张溶躬身:“小公爷别闹了,手令给老朽,您快点回去!”
张溶笑嘻嘻的看着福伯,完全没有回去的意思:“爷爷让这两百家丁帮你们。
但是,他们只听我的号令,我也要跟你们一起去。
所以,手令我来保管!”
说完,张溶不敢懵b的福伯,一抽马鞭。
一骑狂奔而出,身后两百家丁策马跟上!
福伯差点吓得倒地不起了。
关外已经被围困了一个二老爷,要是再折一个小公爷。
天就真的塌了!
这小子要是出事儿了,英国公不得灭了大张,屠了张老三的满门泄愤?
福伯赶紧追上张溶,几乎是哭着求他回去:“小公爷,老朽求您回去吧!
这可是打仗,会死人的!
而且,鞑靼铁骑在河套,有八万之多!
咱们这点人,都不够看的,您要是……
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国公爷还不灭了老张家满门!”
张溶倒是天不怕地不怕,典型的不知天高地厚:“我不怕,我家祖上,也是跟着成祖皇帝,平定天下的功臣。
区区几万蛮夷骑兵,有什么好怕的!”
他还活在府里的说书先生,讲述着:当年太祖洪武高皇帝,于崛起微末,马踏天下,驱除鞑虏,恢复华夏衣冠;
成祖永乐皇帝举兵靖难,五征漠北,万国来朝,开创永乐盛世……
而他的先祖,就是跟随永乐大帝,举兵靖难,太爷爷踏平了安南,才荫庇子孙,有了这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
这大概是所有勋贵子弟心中的骄傲,也都希望能做到像先祖一样,疆场驰骋,杀敌建功。
可惜!
没几个勋贵子弟,有这个机会。
所以,今天他遇上了,自然要试一试。
至于结局,以及过程……
这个张溶自然有自己思想,可能与现实有点偏差。
但是!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要去河套,杀敌建功!
福伯很想告诉张溶:上一个有这个想法的人,去了国外,一番波折才回来。
他不敢提这茬。
因为那个人是先帝!
……
不敢说后果,一番苦劝,福伯怎么可能劝得住正在兴头上的张溶。
而且这小子身边也不乏高手,不能强行动手。
更何况,出关手令还在张溶手上!
福伯将头发,都挠白了不少,也没想出对策。
福伯一叹,“哎!”
然后,他对着一名金吾卫命令:“赶紧回去给国公爷报信,让他务必在我们出关前,派人截住小公爷。
一路快马加鞭,片刻不许停!
否则,小公爷出了什么事,你我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搞不定这小祖宗,只能搬救兵了。
而后,一骑偷偷从队伍出发,向京城飞奔。
对此,张溶只是嘴角微笑。
既然选择不回去,这一点,他怎么可能没有想到呢?
那名金吾卫,还没跑出两里路,就被人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