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骥嘴角有些抖动,但强忍住了,并没有着急,去回答成化皇帝的提问。
而是回应道:“禀陛下,沔阳卫千户——万海,前几日亦被人以火铳射中胸口,据说……奄奄一息!”
成化皇帝脸色不淡定了:“什么意思?
朕的侄儿,就是这奏章上的贼首?”
朱骥不敢看成化皇帝,声音很低:“从襄阳回来禀告此事的赵老四,全程参与了此事,可以让他给陛下讲述。”
他侍奉皇帝很有经验,明明已经知道事情原委,但一个字也没多说。
这个时候,千万别试图帮忙解释什么,搞得不好,连自己也要搭进去!
而且!
将皇帝侄儿打得生死不知的,可是他锦衣卫指挥使——朱骥的手下!
这时候多说多错!
最好的做法,是拖延,哪怕只是一溜烟的功夫,也能让皇帝自己冷静下来。
期间,千万别打扰皇帝的判断,让他觉得你在帮忙打掩护!
不多时,成化皇帝冷静多了,听完了赵老四的讲述,脸色不停的变换。
成化皇帝冷声喝问赵老四:“一个千户,手下真正的士卒才三四百人,中间吃了七百余人的空饷?”
跪在地上的赵老四,紧张的回答:“启禀陛下,此事是由沔阳卫百户牟斌所说。
属下回返路上,与驿卒交谈,他也有所耳闻。
加上那日交手所见,十有八九是真的。
而且经此一战,恐怕……恐怕万千户手下已经……已经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还三四百……现在只有一百了。
现在万千户实际只是个百户!
成化皇帝脸色一沉,声音阴冷了很多,继续发问:“万海率领的三百多人,攻不下鏖战一晚之后,精神疲惫的几十名锦衣卫,此事当真?”
这是成化皇帝最为恼火的,是最不能容忍的。
如果此事是真,那么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该糜烂到了何种地步?
再怎么昏庸的皇帝,对自己手上的军队战力,都不会不闻不问!
成化皇帝登基的时候,为了提升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没少下功夫,出台过一系列的举措。
现在有人告诉他,忙活了十几年,结果就这水平?
成化皇帝还知道:锦衣卫的长处,从来不是正面作战!
锦衣卫正面战斗力,几乎可以说是所有卫兵中最差的!
锦衣卫司职是监督百官,收集外族情报,他们没有弓箭手,没有盾牌兵,也没有长枪兵,更没有火炮,手铳。
一帮只能拿刀砍人的锦衣卫,累了一晚上,还打败了数倍与己的卫所兵?
这不是锦衣卫有多强!
而是被打败的沔阳卫,万海那帮人该多弱啊!
成化皇帝看了赵老四的反应,就知道是真的,于是大怒:“堂堂沔阳卫,戍守一方的军队,以数倍兵力,连七十名疲惫不堪的锦衣卫都打不过,谈何驱除鞑虏,戍守一方?
朕的江山,就靠这些人来守护吗?”
朱骥等人连忙跪下,齐声道:“陛下息怒!”
成化皇帝一叹,他第一次对万氏一族,产生了失望。
成化皇帝又看了一眼奏章,很快注意到决胜的关建,在于火铳的应用:“奏章上说的新型火铳,可是上次那个军户所献上来的?”
他成天修仙和涩涩,但不代表真的糊涂,只是精力有限,有内阁和司礼监操心,不太需要他成天盯着罢了。
成化皇帝对新式火铳,还是很上心的,自然来了兴趣。
赵老四照着张山风说的回答,“回禀陛下,的确是张秀才进献的新式火铳。
太子殿下担心张秀才此番远去琼州,路上不太平。
所以,殿下将前段时间新式火铳,赠送了一些给张秀才改良,遇到意外也可以防身。”
虽然,打着改良的幌子。
然而,未经兵部调配,携带大批量火铳!
这口锅只有太子能扛,还不一定能扛着住,要看成化皇帝追不追究!
还好张山风本来就辅助马文升,改良火铳。
所以,成化皇帝似乎并没有纠结的意思。
他的心思,现在放在了新式火铳,的应用方法上:“奏章上说的,神机枪炮束伍法是什么战术,竟然有如此奇效?
说说看,是怎么个战法?”
赵老四脸上古怪的回答:“此战术是张千户的弟弟,张秀才想到的。
战前,张秀才给每名锦衣卫,配备了两个流民,专门负责填充弹药,保证我们锦衣卫手上,一直有填好弹药的火铳,两三息我们就能打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