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又赢了!”
又赢了兄长谢安,谢石非常高兴。
“胜败乃兵家常事!”
谢安愿赌服输,把怀里的暖炉掏了出来,递给谢石。
“石奴往日棋力不过安石,今日倒连赢了三盘,怪哉,怪哉!”
一旁的谢铁,抿了一口茶,摇了摇头。
“兄长是惦念玄儿,心有郁结,故难取胜!”
谢石收下了暖炉,收拾着棋子,准备再来一盘。
谢石说的没错。
自从谢玄到了寿阳,一直没来信。
派去的信使,不是被挡了回来,就是音信全无。
谢安对寿阳的情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现在天气愈发寒冷,若是不能在寒冬以前,重建寿阳城。
只得班师回朝。
寿阳作为战略要地,一旦放弃,让其他士族占有北伐的根基。
那陈郡谢氏一门的苦心经营,算是前功尽弃。
“侄儿,拜见三位叔父!”
听见谢康的声音。
谢安赶快招呼他坐下。
“快来,快来!”
谢石凑了过来,把刚赢来的暖炉放到谢康手里。
“暖暖手,等下和老夫对弈一盘!”
谢铁也给他倒好了茶。
“不急,不急,喝口茶先!”
谢康这么受重视,除了过继给无子的谢尚,袭承了咸亭侯的爵位之外。
还因为他是谢奕的儿子。
可以说没有谢尚和谢奕,就没有陈郡谢氏这江左第一高门。
陈郡谢氏,原本不是能和琅琊王氏相提并论的士族。
家族能够发迹还得从高平陵之变开始说起。
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曹芳拜谒高平陵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并奉郭太后诏命大司农桓范行中领军事,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
谢缵劝桓范不要到高平陵去,桓范没有听从。
之后,桓范与曹爽等人并为一党,一同处死,诛灭三族。
谢缵倒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提拔为典农中郎将。
陈郡谢氏一门,自此来到了政治舞台。
由谢缵之子谢衡开始,陈郡谢氏从武将转向了文职。
谢衡精通儒学,博物多闻。
可由于玄学的盛行,儒学大不如前。
从他的长子谢鲲开始,完成了脱儒入玄。
和名士王衍、嵇绍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又很幸运离开了长沙王司马乂,转入东海王司马越的门下。
作为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司马越没带给陈郡谢氏什么封赏。
谢鲲倒是结识了王敦、庾敳、阮修这些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