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投足之间,完全看不出来王明是从乡下来的,陈雨南轻笑一声:“如果我不愿意说呢。”
“不愿意…那就不愿意吧,你不愿意我也没辙。”王明摊摊手,将茶杯放下去:“时先生的病不是腿,而是脊髓生了病,只要治好脊髓即可,那些医生全都将目光放在了双腿上,自然查不出来。”
轻飘飘开口,王明也不遮掩,陈雨南眼底闪过一丝惊讶,又有一丝不甘似的。
“我哥哥跟时蔚然是好朋友。”
陈小燕说着,将目光投过来。
“好友?”
“嗯,哥哥出国去也很大一部分因为时先生,他想要治好时先生才出国,两个人因此还吵过架,不过五年前我跟时先生并不熟悉,这几年我变化也大,所以当时时先生也没认出来我。”
说着,陈小燕竟笑了出来:“哥,你最近是不是偷偷去看望时先生了,你们两个矛盾还没解开么。”
被人点破,陈雨南咬咬牙:“你不知道,不要那么多问题。”
“说来我也有些好奇,时先生为什么不愿意公开这件事呢,不能治好的腿突然被治好了,这不该是高兴的事么,搞不懂。”
王明耸耸肩,叹了口气说道,窗户开着,风此时吹进来,太阳已经来到西半边,斜阳刚好洒在陈国安身上。
“时蔚然有个弟弟叫时岿然,时岿然不是时老板的嫡长子,是私生子,本来没资格跟时蔚然争夺这个位置的,结果时蔚然出了这个事,他也就有了机会,现在时家上下几乎都是时岿然的人,时蔚然如果被人知道双腿恢复,就算你治好了他也变成了没治好,搞不好你也会搭进去。”
王明听着,有些错愕,这才意识到,时蔚然如此做也是在保护自己,见过无数个诸如此类的利益争夺关系,一下也明白来时蔚然的无奈,缓缓叹了口气。
“时先生也是可怜人。”
“这几年时蔚然也一直在调查,自己的双腿残疾是不是因为时岿然,可什么都查不出来,现在你出现治好了他并告诉他他的双腿残疾是因为脊髓,恐怕这个事情真相也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说着,风簌簌吹进来,阴晴不定的天正符合这个夏季。
再过了没多久,王明看着手上的表,站起身来:“时间到了。”
走上前去拔掉针,一根一根放在针筒内,陈小燕看过去,拉着陈雨南激动道:“哥!你看!”
只见陈国安已经恢复不少,嘴唇上的紫色已经淡了下去,印堂也不再发黑。
“这些都需要酒精和热水消毒。”王明给管家嘱咐完,转过身来掐着陈国安的人中。
“你这是干什么王明。”陈小燕有些着急,问着,王明并未回应,不一会,陈国安醒了过来。
“咳咳。”
咳了两声,陈国安睁开眼。
“爸,爸你没事吧。”
陈小燕蹲下来问着,陈国安却有些懵似的,茫然看了看四周:“我睡了多久。”
“睡?!”
陈雨南跟陈小燕面面相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
“你昏迷了三天,这三天内一直在反反复复吐血,我们都…”
“吐血?”
陈国安坐起身来,奇迹般的不需要旁人辅助:“我没感觉啊,我只感觉好像是舒舒服服睡了一觉,现在感觉活力充沛,似乎能下床跑步去。”
陈雨南顿时明白,看向王明,他缓缓开口:“我扎了陈叔叔的睡穴,也就是让他舒舒服服睡一觉,补充精力,现在毒已经消散下去很多,再来几次针灸,毒就能完全排出去。”
“真的?!”陈小燕激动道,抱完陈国安又冲上来抱了一下王明。
“嗯,陈叔叔身子真的很不错,竟然能挺这么多天,正常来讲,吐血超过两天几乎就可以宣判死亡了。”
王明淡定开口,说出这番话表情无比从容淡定,陈国安又咳嗽两声。
“呸呸呸,你说什么呢王明。”陈小燕噘了噘嘴,脸上又恢复喜悦:“真的谢谢你王明!”
“这是我应该的,早知道雨南同志不知道怎么处理陈叔叔的病,我就该直接治好了再走。”王明笑着,看向陈雨南。
事后,陈国安果真下了床,不需要依靠拐杖足足从卧室下了楼走到了客厅门口。
“你慢点老爷,别摔着。”
陈国安在前面走,管家保姆在后面追。
“我真的感觉自己好了很多,已经很久没有这个感觉了,真的是好畅快。”
陈国安说着,王明笑着点了点头,这才对,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四十多岁的年龄该有的状态。
“接下来就是三天一次针灸,做满七次即可,每次我都会看着针灸后的情况,没什么问题在离开,陈叔叔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陈雨南听完白了王明一眼:“你说有这么快的怎么不早说。”
“谁知道你没治好,又谁知道你根本不知道反噬是正常现象。”王明挑挑眉看过来。
陈国安来到院子里,似乎很久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感觉,院子里的花草拾掇的很干净,抬头闻着院子里的花草香气,如同活过来了。
“王明,真的谢谢你,幸好你会愿意帮我们。”陈小燕说着,凑上来看着王明,他挠了挠头:“我倒觉得我应该早点处理的。”
“雨南同志,我倒是很好奇,你的血液学,都学了点什么。”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陈雨南一怔,渐渐脸色暗了下去。
“我在国外,各个专科都有涉及,不过都是为了找出来如何医好双腿,对于父亲的病,也止步于能看出来是中毒而已。”
不知道什么时候,陈国安站在三人旁边:“没事小子,不过你以后跟着王医生多学习学习吧还是,别眼高手低。”
陈雨南点点头:“是。”
最后,王明没有待下来,处理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他匆匆回到了家去,手里还攥着一本书,牛皮纸的书皮写着三个红色的大字:血液学。
不过不是从书店拿的,而是从宿舍里,早在当时拿着假体材料离开,王明便买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