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爷爷是个心善的人。”碧云真心夸道,莲花村的村风不错村长占很大的原因。
一句话打开了刘二婶的话匣子,又给她们说起了村里一户特别困难的人家,男人征兵走了,小叔子在县里杂货铺做伙计,老太太又是精明人,日子不好不坏能过得下去。天有不测风云,前年冬天杂货铺东家给了五两银子,把人给送了回来,五两银子花完还又把家里积蓄搭上,病也没有看好,虽说救急不救穷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饿死呀,所以每年村长爷爷都给送一麻袋粮食过去。
中间春桃给加了两次水,刘二婶子要是在现代能说评书。
刘二婶说的开心,刘二叔和小宜相对来说就有点沟通不畅,刘二叔说田地收成,小宜这段时间对农事正感兴趣,连连发问,问的刘二叔直冒冷汗,他觉得他爹和他大哥在一定能回答出来,他只要听话照做就可以那里想过这些问题。
小宜也发现自己有点纸上谈兵,书本上的东西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这和人交谈就是一门大学问。
刘二叔觉得还是回自己家吧,以后再来谢公子家还是他爹来比较好,他太怕谢公子的问题了。
碧云送走二人,和孙嬷嬷俩人补走今晚的饭后百步走,她人走到后院就听到刘二叔在抱怨刘二婶的屁股太沉,耽误贵人休息。
她二人听了不由一乐,看来刘二婶喜好八卦,在这个没有娱乐的古代,唯有八卦娱乐大家了。
第二天一早,太阳刚露出点头,碧云和小宜俩人去村外的十字路口把给娘亲做的“寒衣”烧给她,往年她们姐弟清明冬至都是在白马寺给娘亲做法事,今年本来想着在莲花庵里做个法事,可是看着姨母那情形不想再刺激她就找个十字路口把事办了就算了。
在娘亲的东西里碧云惯例又夹了一些烧给前世爸爸的东西。就是不知道隔着空间爸爸能不能收到。
在碧云来说,做这些都是为了安自己的心,人死如灯灭她又能知道什么,可是有时又希望能收到,这样关心他们的亲人会安心不少。
快到中午夏柳才回来,吃了午食就让碧云给赶回屋去休息了,夏柳一晚上没休息,看她一脸愁容就知道柱子情况不好,大家也就没有再问。
司剑昨晚后半夜就回来了,可能是不放心她和小宜。
夏柳睡了三个时辰,起来吃了晚食就又要去了柱子家,碧云特意提了一下消毒的问题,她点头说昨天一到现场就做了,她走时也和老大夫说过了,不要让人随便进病房。
她和夏柳提过青霉素,夏柳这几年也做着实验,但成功率很认低,如果要是成功的话,柱子活命的机会会多几成。
夏柳走了半个时辰后又回来,看到碧云跪下道:“姑娘奴婢想试试,病人从昨晚后半夜到现在温度一直降不下来。”
碧云看着夏柳坚定的眼神,伸手扶起她道:“你和病人家属提过吗?”
“没有,奴婢想先听听姑娘的意思,奴婢想试可是又怕给姑娘招来麻烦。”
碧云听了无奈的笑笑,“姑娘我是怕麻烦的人吗?如果怕麻烦我不会让你去了,你是什么性子我能不知道,你要是可以但要病人家属签一份同意书,我们先去找找村长,听听他的意见,他是村长。”
主仆俩人商量好后,看着天色小宜也到放学的时候了,等着小宜回来开个家庭会议先征求大家意见,小安氏姓安却不是一个安分人。
小宜听夏柳说完,看了看碧云,想了想才道:“想试就试吧,只要你治不好,麻烦不管你试不试都有,今天听村长家刘二叔说这个小安氏是个贪心的人。”
碧云听了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大家对小安氏的看法都不是太好。
商量定后分头进行,小宜去找村长,夏柳带着青霉素试验品去和病人妹妹谈,碧云在家等消息。
一个时辰后小宜带着“家属同意书”,不对,应该是“家族同意书”回到了家里,同时带回消息夏柳给柱子使用了青霉素,小宜等了一柱香的时间没有出现问题才离开,今晚夏柳和老大夫、村长家的刘二叔一起守着柱子,还有柱子妹妹代表直系亲属也要守夜,夏柳说其实从出事后刘小妹就没有离开她哥哥,谁劝都没有用。
病人的求生意志很强,发着高烧嘴里一直念叨着妹妹,但是五天后的深夜还是带着对妹妹满满的担心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夏柳回来后一句不说,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整一天后才出来,出来后把这次病历拿给碧云看,她才知道这次病人去世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病人的身体很虚,常年超负荷劳作把身体掏空了,就是没有这次意外,也活不过40岁,兄妹俩都是这种情况。
全家主仆几人因为这件事,心情都很郁闷,3两银子活生生逼死一个人,碧云又一次感到深深的无奈,对这个封建制度讨厌到顶,可是却困在此中不能挣脱,恨不能把天捅个窟窿出来。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是多变态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多灭绝人性。
柱子因是年纪轻轻就走了,上有祖父母不能停放超过三天,需要第二天就抬去葬了,因为棺木小安氏又和刘小妹闹了起来,刘小妹要把兄妹俩这次猎到的鹿和野猪换成银子来买一副棺木,可是小安氏说年纪轻轻就走了,一个讨债鬼哪里用得着棺木,直接席子一卷葬了完事。
刘二婶和刘大婶一起去劝说,结果受了一肚子气,拐到碧云这里给她倒郁闷,其实她觉得刘二婶也有小心思的,是想让她拿点银子出来帮帮这兄妹俩。
碧云从心里也想帮帮这对兄妹,兄妹俩活得不易,几两银子对她和小宜来说都不够一件衣服的钱,可是又不想白白便宜那个狠毒的小安氏。
其实想想刘小妹这样做也是要出一口气,自己给她银子反而对她不好,出不来这口气气病了怎么办。
刘二婶走了后她和嬷嬷念叨这事,嬷嬷也是觉得应该让刘小妹卖了猎物,嬷嬷建议她们出银子买了请全村的人吃顿饭,来感谢大家。
她们计划还没有实施,刘二婶又传来最新消息说刘小妹剪了头发要做姑子不嫁人了,小安氏给刘小妹找的对象是个二流子,常干些偷鸡摸狗偷看小媳妇洗澡的事,那家人出十两银子聘礼,小安氏怕说多了让柱子发现不对,就和柱子说是五两,刘小妹偷听到小安氏和媒婆话,为了哥哥她就应承下来这婚事,现在哥哥也没有
刘二婶子走后,孙嬷嬷和碧云说:“不用出银子买猎物了,等那这事完了后,我们走时带着吧。”
碧云也觉得刘小妹是一个烈性的,她知道如果她要是来家让她家买她的猎物,她们一定会同意,可是却没有这样做,也是个有分寸的姑娘,这个社会对女性有诸多不公平,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不过嬷嬷我们现在的处境带着人家还是拖累人家呢。
孙嬷嬷无奈的看看自家姑娘,哎,自家姑娘也是一个心大的,一般姑娘在这样的处境多多少少有些难受,可是自家姑娘来了莲花村反而多了活力。
夏柳这两天做饭,碧云老觉得她在拼命的放醋,为了她的舌头她决定最近几天的饭还是她来做吧,春桃也是举双手赞成,“奴婢虽然饭做的不好吃,但是也比这酸酸的饭好吃,姑娘您动动嘴就行,剩下的奴婢来。”
结果就是小宜吃开心了,还知道不能忘记老师,崔老夫人的饭食都是清淡养生为主,崔老先生却喜欢口味重的饭食,小宜“雪中送碳”,这四个字是崔老先生的评语,崔老先生吃开心了,决定解决这件事让村子回到以前的平静。
崔老先生直接粗暴,请刘氏家族族老开祠堂把刘柱子父亲出族,或刘老头休妻,最后二、三、四柱跪求,刘老头写休书供在祠堂,小安氏再有不安分直接休回娘家。
据说娘家嫂子放话如此毒辣之 人,娘家也不要她进门,经过这事小安氏可以说是众叛亲离,要在家装一段时间鹌鹑了,但是让她改恶从善除非太阳西升东落。
刘小妹坚决离开了那个家,抱着哥哥的牌位顶着一头短发落户莲花庵。
碧云想给她一次机会,她们离开的时候带着她,以后给她找一户合适的人家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