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离国,洛城。
穆良玉在见到了自己的皇长兄以后,也开始着手准备西征的事宜。
毕竟她现在已经被封为一字并肩王,而且还是大离的公主殿下,为了光复大离所有领土,她也是责无旁贷。
“殿下,西征的路线我都已经为您制定下来了,一共有上中下三路,究竟要选哪一路,还邀请殿下做主。”
随军谋士毕恭毕敬地说道。
虽然作为穆良玉军团的头号智囊,他并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但是作为后勤保障,行军规划等方面,他还算是比较称职的。
“哪三路?”
穆良玉看着作战地图,手里还捏着一块陈晋送给他的巧克力,淡淡的问道。
“第一路,死攻潼关,入长安,席卷三秦地区。”
“第二路,绕宛城,过风烟道,穿秦岭,步步为营。”
“第三路,打造战船,逆黄河而上,直插敌军腹地。”
随军谋士侃侃而谈,将自己这两天来所制定的计划全盘托出。
“殿下,我觉得打造战船这件事情实在是不可取,毕竟咱们大多数都是骑兵,根本都不习水战,就算进了战船,恐怕也难以发挥全部实力。”
李青飞皱着眉头,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说的很中肯,穆良玉军团对于水战确实不怎么熟悉。
“没错,第三路还是放弃吧,同时我也觉得,第一路的难度也特别大,毕竟潼关乃是天下第一雄关,想要突破,绝非难事,哪怕咱们有无人机,恐怕也无济于事。”
一个亲信将领突然开口说道。
“我也觉得第二路是咱们目前最可取的方式,虽然风烟道非常狭长,危险重重,很容易遭到伏击,在这条路一旦要是突破了,那么对于我军的行进速度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他的将领也发表出了自己的意见,你是认为走风烟道才是上策。
一群人争论不休,各抒己见,一直吵到口干舌燥,才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穆良玉的身上,等着他来做最后的决断。
“第一路难于攻坚,第二路难于路险,第三路难于水战。”
“我也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三条路线各有优劣,实在难以做出最后选择。”
“但开弓就不能有回头箭,所以咱们这一次必须要谨慎行事才可以,我准备请示神明,咱们一切听神谕行事吧。”
穆良玉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
对于这三条行军路线,她现在也拿不定主意,主要是叛逆势力实在是太强,而且总体形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选择失当,那么很容易会引起灭顶之灾。
出于谨慎,穆良玉不想这么快的作出决定,而是想要听一听神明的意见。
“没错,我们能拉起如今的队伍实属不易,绝对不能因为这一次决策失误而陷入危机之境,必须要谨慎一些才可以。”
“神明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他肯定会给咱们一个合理的建议。”
“行军之前,卜问神明,这也确实是尊重天道,那么咱们暂且休整两天,等待神明旨意。”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也觉得穆良玉所说的话非常有道理。
在这一个蛮荒时代,人类对于神明有着天然的尊崇。
别说是行军打仗这种关乎于国运的大事,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喜欢请示神明,这一点在商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而在大离时期也非常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