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一位身着朴素但整洁的本地大叔,胳膊下夹着件外套,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眼前那盏造型精美的巨龙灯盏。
巨龙张牙舞爪,龙须随风轻轻摆动,身上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
大叔身旁,他的妻子怀里抱着年幼的孩子,同样一脸惊叹。
大叔忍不住拍了拍身旁的老人,语气里满是自豪:“大爷,您瞅瞅这灯,多气派!要不是咱张镇长,咱白山镇哪能有这等热闹场面。
以前咱这过年,冷冷清清的,哪有这么多好看的玩意儿。
现在可不一样了,到处都热热闹闹,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老人转过头,微笑着回应道:“是啊,我在这白山镇生活了几十年,变化就数今年最大。
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没法走,现在都修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以前大家都愁着没啥活干,挣不到钱,现在镇里建了厂子,好多年轻人都能在家门口上班了,收入也稳定了。”
大叔的妻子轻轻晃了晃怀里的孩子,接过话茬:“可不是嘛,孩子他爸现在在镇上的厂里上班,一个月能挣不少钱呢,家里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以前孩子想要个新玩具都舍不得买,现在想买啥就买啥。
而且,镇上还办了免费的技能培训班,我还去学了裁缝,现在在家接点活,也能补贴家用。”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从旁边挤了过来,听到他们的对话,也激动地加入了讨论:“你们说的这些我都深有体会。
以前咱镇上啥都没有,想买点东西都得跑老远的县城。
现在好了,超市、商店啥都有,生活方便多了。
而且,张镇长还关心咱们老年人,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我们平时没事就去那儿打打牌、聊聊天,日子过得可充实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兴奋,眼中满是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和对张镇长的感激。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走了过来,手里拿着相机,不停地对着灯盏拍照。
他笑着说道:“我要多拍点照片,发给在外地打工的朋友看看,让他们也知道咱们白山镇现在有多好。
说不定他们看了,都想回来发展呢。”
大叔笑着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那肯定的!现在咱白山镇发展得这么好,机会也多,他们要是回来,肯定能有一番作为。
这都多亏了张镇长,他为咱们白山镇操碎了心。”
人群中,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这热闹的灯海之中,白山镇的老百姓们不仅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灯盏,更感受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张扬的努力和付出。
他们的心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也满是对张镇长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本来还不怎么熟悉谁是张扬的外地人都晓得了白山镇有如今的变化多亏了那位张镇长。
他们也对这位年轻的官员产生了兴趣。
“荣省长,这儿可真是热闹非凡呐!” 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喧嚣中响起,说话之人正是省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柳知意。
她身着一身简约干练的职业装,脸上洋溢着惊叹与欣喜,目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与热闹的场景间来回穿梭。
此刻,她身旁那位气质沉稳、目光敏锐的女性,便是常务副省长荣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