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开始,华国流行在报上刊登个人信息,寻找笔友。
于是,全国大大小小报刊杂志上,写满了五花八门的交友信息。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图个新鲜,寻找一个陌生人交友,倾诉一下生活中的琐事,跟几十年后交网友没什么区别,但也有极个别的,发现了“致富商机”。
有的人登报说自己是丧偶,寂寞孤独冷的老干部,或者是高干子弟大学生,就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异性朋友。
主打的就是一个愿者上钩。
这些人再从来信中寻找“猎物”,慢慢赢得对方信任,到时候编个故事,让对方汇钱。
虽然汇钱最多就几十块,但人多,加在一起也不少钱。
上当受骗的人虽然不至于倾家荡产,但这也都是实打实的血汗钱。
保洁大妈手里拿着扫帚,像个做错事的小学生,站在顾晚晚面前。
“顾厂长,我错了……不应该偷偷进您办公室打电话。”
顾晚晚觉得对方有个认错态度,觉得也不是大事,刚想让大妈出去。
保洁大妈又开口道:“我去有电话的小卖店打。”
认错了,又没完全认错。
顾晚晚摇摇头道:“大妈,你还是在这里打吧。”
保洁大妈急忙摆手,“不了不了,我……我真去外面打。”
但眼睛还是盯着桌上的电话看。
顾晚晚把电话推到大妈面前,笑着道:“打吧,没事。”
她也想看看,对方是怎么骗人的。
“这……可是……老段说,让我早上七点半打,那时候他才有时间……”保洁大妈犹豫了一秒,还是抓起话筒,拨了一个本地号码。
电话响了好几声,对面才接起电话。
“喂,恁找谁啊?”
接电话就是个男人,声音洪亮,带着些豫南口音。
大妈还以为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你……你是段善仁吗?”
“啥段善仁?”
“我找段善仁,我们……我们是笔友……”
“恁说啥?啥笔友?。”
大妈因为自己拨错了电话,又反复确认了两遍电话号码。
“恁打错了,这是小卖店。”
对方被问烦了,直接挂掉了电话。
这下轮到大妈愣住了,嘴里一直念叨,“不可能,不可能……段善仁肯定留错了电话。”
顾晚晚果然猜的没错,连名字都是假的,还“善人”,骗子真敢给自己起名字。
站在旁边一直等着挨训的罗招娣开口道:“大妈,你肯定是被骗了,人家要真是退休干部,也不可能随便交笔友。”
“小丫头,你别瞎说,什么随便……我们俩是缘分。”
大妈这种是骗子最喜欢的,能自己给自己洗脑。
“不信拉倒,不信你再给他写信,他肯定不回。”罗招娣撇撇嘴。
“我……我下班就回去写,他肯定会回。”
大妈拿着扫帚,气哄哄地佝偻着腰出去了。
顾晚晚看着大妈的背影,颇有些无奈,看来反诈宣传,任重道远。
“顾厂长,你看大妈,肯定是上当了。”罗招娣觉得自己好像没事了,放松了下来。
“小罗,你别以为自己没事了,该说你了,还敢拿厂里的瓶子了?”顾晚晚一点情面没留,直接开训。
拿一个玻璃瓶出去是小事,可这也说明了厂里制度是有的,但还不够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