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寒柔在村里忙着灵植的培育和学堂的事务,而村民们也逐渐对灵植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日,刘寒柔带着阿弟和几个村民再次来到灵植培育地。
他们发现灵荧光菇的培育遇到了一些问题,部分孢子没有正常发芽,刘寒柔蹲下仔细查看土壤和湿度,眉头紧皱。
灵珠在她脑海中说道:“这可能是因为土壤的透气性不够,需要添加一些特殊的材料来改善。”
刘寒柔起身对村民们说:“我们得去找些松针和木炭粉来混合在土壤里,增加透气性。”
于是,众人分成几组,一组去山林里收集松针,一组去烧制木炭并研磨成粉。阿弟跟着去收集松针,他在山林里跑来跑去,不一会儿就抱了一小堆松针回来。
“阿姐,这些够吗?”阿弟问道。
刘寒柔笑着说:“阿弟真能干,先放在这里,等木炭粉来了一起混合。”
烧制木炭粉的小组也很快回来,刘寒柔亲自将松针和木炭粉均匀地混合进灵荧光菇的培育土壤里,然后轻轻浇水。
“希望这样能让灵荧光菇顺利生长。”刘寒柔喃喃自语。
在处理灵荧光菇的问题时,灵棘草的种植地也需要打理。刘寒柔发现灵棘草幼苗有些被虫子啃食的痕迹,她仔细查看,发现是一种小甲虫在作祟。
“灵珠,有什么办法驱赶这些甲虫吗?”刘寒柔问道。
灵珠道:“可以用一种混合了灵彩花花瓣和草药的驱虫剂,这种驱虫剂不会伤害灵棘草,还能驱赶害虫。”
刘寒柔立刻安排村民去采摘灵彩花花瓣,自己则在一旁研磨草药。将花瓣和草药混合后,制成了驱虫剂,喷洒在灵棘草幼苗上。
村民们看着刘寒柔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敬佩。一位大叔说:“寒柔啊,要不是你,我们哪能接触到这些神奇的灵植,这村子的希望可都在你身上了。”
刘寒柔擦了擦汗说:“大叔,这是大家的村子,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只要灵植种植成功,我们的日子都会好起来的。”
这时,去查看灵晶果试验田的小伙子跑回来报告:“寒柔姐,灵晶果的生长速度比预期要慢,而且有些果实看起来不太饱满。”
刘寒柔沉思片刻,“可能是土壤肥力还是不够,我们之前用灵荧光菇的孢子改良土壤,但效果还不够理想。灵珠,你有什么建议?”
灵珠道:“可以在灵晶果植株周围埋一些灵棘草的根茎,灵棘草根茎腐烂后会释放出特殊的养分,有助于灵晶果的生长。”
刘寒柔带着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挖出一些灵棘草的根茎,埋在灵晶果植株周围,然后浇上特殊调配的营养液。
在忙碌这些事情的时候,刘寒柔也没有忘记灵植学堂的孩子们。她让村里识字的老人在学堂里给孩子们讲解灵植的知识,自己则在田间地头忙碌一阵后,就抽空回去给孩子们答疑解惑。
阿弟在学堂里认真学习,他对灵晶果特别感兴趣,问刘寒柔:“阿姐,灵晶果吃了真的能让人变得很强壮吗?”
刘寒柔笑着说:“阿弟,灵晶果的功效还在试验阶段,但目前来看,对身体确实有好处。等你长大了,阿姐再详细给你讲解。”
随着对灵植培育的深入,刘寒柔发现这些灵植之间的能量流动似乎有一定的规律。灵棘草的生长会吸收土壤中的一种特殊能量,而灵荧光菇则能将这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被灵晶果和灵彩花吸收。
刘寒柔将这个发现告诉灵珠,灵珠道:“你能发现这个规律很不错。如果能更好地引导这种能量流动,将能大大提高灵植的生长效率和品质。”
刘寒柔开始尝试在灵植种植区域设置一些特殊的阵法,这些阵法是根据灵珠提供的古老知识和她自己的观察感悟设计的。通过阵法来引导灵植之间的能量流动,使它们能更好地相互滋养。
在设置阵法的过程中,刘寒柔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些阵法的布局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定位,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效果。她和村民们一起,用简单的工具反复测量,调整阵法的布局。
一位年轻的村民说:“寒柔姐,这阵法看起来好神秘,真的能起作用吗?”
刘寒柔耐心解释:“这是古老的智慧,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原理,但从灵珠的知识和目前的试验来看,是有效果的。我们要相信这些古老的方法。”
经过几天的努力,阵法终于设置完成。刘寒柔看着阵法中的灵植,心中充满期待。她能感觉到,灵植之间的能量流动变得更加顺畅,灵荧光菇的孢子开始大量发芽,灵棘草的幼苗也变得更加翠绿茁壮,灵晶果的果实开始饱满起来,灵彩花的花朵更加鲜艳。
刘寒柔对村民们说:“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现在灵植的生长有了好转,我们要继续精心照料,不能有丝毫懈怠。”
村民们纷纷点头,他们看到了希望,也更加愿意为灵植种植付出努力。而刘寒柔也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很多未知的挑战等待着她,她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真正发挥灵植的价值,让村子走向繁荣富裕。
在灵植培育取得一定进展后,刘寒柔决定将一些灵植的种植技术分享给邻村。她认为,只有大家都发展起来,这片土地才能更加繁荣。
邻村的村民们听闻刘寒柔的来意,都十分感激。他们来到刘寒柔的村子,参观灵植种植地,学习种植技术。
刘寒柔详细地讲解着灵植的播种、浇水、施肥、防虫等技术要点,还向他们展示了灵植之间能量流动的阵法。邻村的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
一位邻村的老者说:“刘姑娘,你这是大善之举啊,我们邻村一定会铭记这份恩情。”
刘寒柔微笑着说:“大家都是相邻而居,互相帮助才能共同发展。希望这些技术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在分享技术的过程中,刘寒柔也从邻村村民那里了解到一些他们当地的特殊植物和种植经验。她发现,有些植物虽然不是灵植,但也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用途。
刘寒柔心想,也许可以将这些植物引入自己的村子,丰富村里的种植资源。她与邻村村民商议,互相交换一些植物种子和种植经验。
回到村子后,刘寒柔组织村民们开辟了一块新的试验田,专门种植从邻村引进的植物。她按照邻村村民提供的种植经验,精心照料这些植物。
阿弟也在一旁帮忙,他对这些新植物充满好奇。“阿姐,这些植物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呢?”
刘寒柔说:“阿弟,我们好好照料它们,就会知道答案了。这也是我们探索种植之路的一部分。”
随着新植物的种植,刘寒柔的村子里充满了更多的生机与希望。村民们在灵植和新植物的种植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进步,他们相信,在刘寒柔的带领下,村子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刘寒柔和村民们忙了一上午灵植的事儿,太阳渐渐升高,大家也都累得不行,便各自回家休息,准备吃晌午饭。
刘寒柔带着阿弟往家走,路上也碰到了不少村民。这段时间刘寒柔村子里的灵植种植引起了周围村子的关注,大家都对她投来好奇和钦佩的目光。
“寒柔啊,听说你们村的灵植长得可好啦,你可真是有本事。”一位大娘说道。
刘寒柔笑着回应:“大娘,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这灵植要是种好了,大家都能受益。”
回到家,刘寒柔看到阿爹正在院子里修补农具。阿爹抬起头说:“柔儿,这灵植的事儿虽然有了些起色,但也不能松劲啊。”
刘寒柔点头,“阿爹,我知道。我还想等灵植再稳定些,把一些种植经验分享给其他村子,这样大家都能富起来。”
阿爹欣慰地笑了,“我家柔儿就是心善。对了,过几天镇上有集市,你要不要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为灵植种植用得上的东西买回来。”
刘寒柔眼睛一亮,“阿爹,我正有此意。我还想带着阿弟和村里的几个孩子一起去,让他们也见识见识。”
阿爹有些担心,“阿弟还小,能行吗?”
刘寒柔说:“阿爹,阿弟很懂事,有我看着呢。而且这次去集市,我也想看看能不能找些销路,把我们村的一些农产品或者灵植制品卖出去。”
阿爹沉思片刻,“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你可得小心,集市上鱼龙混杂。”
刘寒柔应下,吃过晌午饭,她把村里的几个孩子召集到一起,有之前一起去深山探寻灵植的小伙子,还有几个对灵植种植感兴趣的孩子。
刘寒柔说:“过几天我们要去镇上集市,我想在集市上找些对灵植种植有用的东西,也想看看能不能把我们村的东西卖出去。你们有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