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有两套三居室的,两套两居室的,还有两套一居室的。
当初光定制和里面的家具花了她小一百万,不过这几套样式是她喜欢的,花钱也值得。
两套三居室是个带小阁楼的户型,沈家大房二房一家一套正好。
两居室的给李郎中和她孙女,老两口可以住一居室,多亏她买东西习惯多买几份,不然免不了得自己动手盖。
她去院外放建筑材料的凉亭下找了一张十八毫米厚的木工板。
拿卷尺量了一下木屋底座的长宽,三居室的底座和两居室的一样大都是8m9m,一居室是5m6m。
地基柱做400mm的正方体两米高,房子四周需要十根400mm宽的立柱,中心一根600mm的,一居室需要六根400mm的,一根600mm的。
心算好尺寸,发现一张木工板不够又去拿了三张过来,用直角尺在木工板上量好尺寸。
墨斗线一头用铁钉固定,另一头拉到底弹线,戴上护目镜和口罩,用电动圆锯把木板裁分成长条。
取一卷薄膜铺到别墅院子里,把木条摆上去用钉子固定四角做成模具。
接下来便是活水泥砂浆了,本来以为是很简单的事,可地上的水泥摊子却越铺越大,再不想办法解决全都要浪费掉。
她买的水泥不多可经不起这么浪费,扔下手里的铁锹,赶紧回书房临时抱佛脚。
真是隔行如隔山,看似简单的事反而不容易,最后在一本讲建筑基础的书里找到了配比。
水泥砂浆配比有很多种,要考虑使用的地方和水泥的型号。
按书上所说她总结了一句话,水泥越多 强度越大,总之就是自己看着办。
她返回院子,数了数一旁的水泥袋子,在心里大概估算了一下水泥和沙子的比例,又倒了两袋水泥进去,不是说水泥越多强度越大,索性就多放点。
最后的状态就是铁锹插进活好的泥浆里可以轻轻立住,不稠也不稀,点点头表示满意,就这样吧。
往日和面到这个程度做出来的面条就会很劲道,她觉得水泥应该也是这样。
水泥放入木工板模具里铺均匀,用铁锹铲吧铲吧排出气体,这样能让水泥凝固的更紧实,最后把表面抹平抹光。
凑上来看热闹的小狼崽被她赶回别墅,刚才一个没看住就在柱子上烙了好几个爪子印。
忙起来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都是匆匆吃的前世买的盒饭。
用同样的法子做地梁,相比上午手法熟练许多,她在空间忙碌了一晚才堪堪把几套房子的所需的柱子和地梁做出来。
不过一铁锹一铁锹的铲水泥着实累的不轻,四十六根柱子做完对她这具小身板来说是高强度的劳动了。
有内外时间差在他们从山上回来之前足够这些柱子凝固了。
炎天暑月,村里不知谁家的鸡叫过三遍,引得屋外柿子树上的蝉开始嘶叫,声音透出了几分凄厉。
沈玉姝在空间睡的迷糊,刚闪身出来脑子瞬间被热意烘醒,又翻身闪回空间躲清凉。
她干完活才歇了两个多时辰,不止脑子迷糊人更是,又磨磨蹭蹭了半个多时辰才起床。
回别墅洗漱完简单吃了个早饭,拿麻布挎包装了些吃食、药品、伞绳、匕首等工具。
李郎中给她的药也装了进去,万一村民有用得上的能应个急,也就不用暴露她空间的那些药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