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伤寒也不好去镇上卖肉。
沈老太太打算在村里卖一些,余下便腌了留着自己吃。
今日的饭菜尤其丰盛,沈玉姝给每人先盛了一碗猪肚鸡汤。
沈宁言尝过后狗腿的夸赞,“二姐,这是我喝过最好喝的鸡汤。”
沈老爷子也点头,“确实,这汤熬足了时辰滋味鲜美,鸡肉也滑嫩。”
沈玉姝看沈老太太有些僵硬的嘴脸忙笑着解释。
“猪肚鸡汤有健脾益胃、滋补养身的功效。
这会儿正是进补的好时候。
加上今天正好猎到了野猪,所以我才买了鸡给大家补补。”
“今天这一桌菜都是大姐做的,大家快尝尝怎么样。”
沈玉兰被夸的脸红,“我哪里会做这些,都是玉姝教我的。”
沈玉姝回道:“那也是大姐聪明一点就通。”
吃完饭没多久,果然有人上门询问,是村里的张李氏。
她男人之前是猎户。
几年前娶了媳妇生了娃,眼看日子越过越好。
结果上山打猎不慎摔下山坡,好在有人上山砍柴发现了他。
救回来一条命不过腿摔瘸了,不适合再打猎。
平时夫妻俩偶尔上山采药,靠编竹制品维持生计。
李氏过来买点肉给自家相公补补。
因为是野猪肉,卖的比家养的猪便宜。
十六文一斤肉,镇上一斤猪肉二十二文。
李氏见价格公道一下买了两斤。
村民大病一场正需要吃肉补补身子。
看有肉卖几乎家家都割了半斤八两回去。
一直到天黑人才渐渐少了,猪肉卖了大半出去,剩了六十多斤。
沈老太太做主腌好留着自家吃,卖肉的钱却是给了二房。
沈安信知道这是他爹的意思,也没推辞拿着回后院了。
沈玉姝整个下午都在厨房做卤肉。
顾氏几个在一旁打下手,都道长了见识,居然有这么多调料,有的都没见过。
她解释说有几味是药材,既可入药也能做吃食。
刚做好的卤肉没没有时间浸泡,在味道上还是差一些。
即便如此还是得了沈家人的一致好评。
沈宁言更是直接指着盘里码好的猪耳朵道:“这么好吃的东西拿到镇上肯定卖钱。”
沈老太太瞟了一眼吃的起劲的孙子。
“胡扯什么,也不看看外头多危险,你想都不要想。”
一张嘴直接掐灭了他的苗头。
沈宁言缩了缩脖子,“我就是说一说,奶奶你让我去我都不去。”
沈玉姝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这小子脑子转的还挺快。
要不是这会儿镇上有伤寒,说不定还真能成了呢。
回后院路上沈安信掏出一串铜钱交给顾氏。
“是爹的意思,拿着吧。”
顾氏惊讶接过。
这些年婆婆不曾苛待过她,不过对她却没什么好脸色。
公爹虽然多照顾大房但对他们二房也不错。
老爷子无非是觉得她和相公一个能刺绣一个能打零工。
比大房一家强多了,这顾氏也理解。
十个指头还各有长短,只要不是太过分她都不计较。
这往外掏钱还是头一回呢。
大房夫妻俩为人厚道。
再加上不在一个院子住着没有矛盾。
是村里少有的和睦人家。
她转念一想今天山上的情形便又觉得理所当然。
这可是女儿冒着危险得来的,扭头把钱给了沈玉姝。
沈玉姝推了回去,“娘这是做什么,我的就是您的,我不出门拿着也没什么用。”
“行,那娘先给你保管,回头你要买什么再和娘拿。”顾氏笑着揣回了怀里。